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章 童貫!他怎麼來代州了?(中午再兩連更吧!),大宋有種,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餘睹、劉晏、楊惟忠這四個老將雖然不再直接帶兵,但是他們的軍事經驗非常豐富,熟悉宋、遼、西夏甚至金國的軍制和戰法,也熟知各種步騎戰術。
所以他們幾個加上一個很會紙上談兵的陳記,就形成了輔弼趙楷的參謀團。
韓世忠則是趙楷的頭號大將,對現下趙楷一系的軍隊情況最為熟悉,當然也要參與整軍這樣的大計劃。
在這六人的合力謀劃之下,到了六月,趙楷的天策六軍,總算按照一套新的軍制草草編成,而且還進行了一些時日的集訓怎麼精銳是不敢說的,但是臨陣磨槍,不快也亮嘛!
至少看著有點像了!
既然有點像了,當然就要出兵去嚇唬人了。
不是去嚇唬金人,金人的主力早就從河東地面上撤退了,只留下少量在河東之戰中投降的原宋軍部隊守在代州的雁門、繁時兩縣,和趙楷對峙,算是守著金兵再入河東的門戶。
在趙楷剛入太原那會兒,他一方面要推動清田檢地,一方面要整頓和擴充軍隊,實在也沒有餘力去攻打雁門、繁時。
而如今清田檢地已經漸入“深水區”——因為之前被金兵趕跑計程車紳地主有些個開始返回太原、汾州了。他們中的一些人想要收回土地,所以和趙楷派出的營田官發生了衝突,不少地方又搞出人命了!
被打殺的不是“安慰獎進士”就是他們的子弟,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詩禮傳家的門第,如果擱在大宋天下太平的時候,官司還不打到御前去?
現在當然沒人敢去開封府敲登聞鼓了,不過還是有不少孝子抬著屍體和孔子的牌位往太原而來。
而趙楷不願意,也不可能向他們讓步。
因為趙楷根本不可能靠河東、河北部分州郡的稅收去養活他的軍隊——如今他在河東有六萬軍隊,在河北還有三萬軍隊,總共有九萬大軍!這還不包括那些“發包”出去的州府軍地面上的宋軍。
那麼多的軍隊,光是糧餉物例的開銷,一年就能達到幾百萬貫之巨!如果還要“放賞打仗”,一年搞掉一千萬都不算多——這還是打本土防禦戰的花銷,若是要出境遠征,還得算上後勤轉運的巨大支出,開銷再翻個幾倍都是正常的!
所以原有的先“收稅斂財”,再“花錢僱兵”,最後“放賞打仗”的路子,對趙楷而言是根本走不通的!
他的這個軍政集團要存在下去,就必須搶了士大夫們的土地再分配給當兵的。
不過趙楷在太原、汾州這邊,已經事實上佔有了數百萬畝田土也就沒必要搞得太血腥了。
因此在和底下的將領謀臣商量之後,就有了現在這場數萬之眾的“武裝大遊行”了。
用“再敗金賊”和“收復代州”來震懾人心!
雁門、繁時並無多少金兵,而且還都是“偽軍”,當然不敢抵抗趙楷的數萬大軍。
所這一戰是必勝無疑的!
但是此時的趙楷,卻顯得憂心忡忡,眉頭微皺,哪怕聽見數萬大軍一邊行軍一邊士氣高昂的唱起《滿江紅》,也露不出哪怕一絲的喜悅。
因為在五天前,也就是出兵雁門的前兩日,趙楷就得到了相州元帥府的密報——知道了“萬年新堤”大敗的訊息!
同時傳來的,還有金賊扒開黃河大堤,水淹開封府的假訊息。
不過當時北進雁門已經是箭在弦上,所以趙楷就命令封鎖了訊息,按照原計劃出兵。
而隨後的五天情況就更讓人擔心了,因為沒有任何訊息再從開封府方面傳來!
難道開封府真的被洪水衝沒了?
就在趙楷心神不寧的當口,陳記的聲音忽然在他耳邊響起:“大王太原方面來人了!”
太原來人?
趙楷猛的從自己的思緒中驚醒,就聽見急促的馬蹄聲又遠而近,他忙回頭一看,就看見一大溜的騎士正沿著官道的邊緣,飛馳而來。為首的是一個白髮老翁,面板黝黑,鬍鬚稀疏分明就是童貫啊!
“童貫!”趙楷失聲道,“憶之,孤家好像看見童貫了!你看見他了嗎?”
陳記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臉色也是驟變:“是他,是童太師他怎麼來了代州?難道”
求推薦票,求收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