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7章 錢啊錢,你到底去了哪裡?(求訂閱,大宋有種,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蕪湖縣城內的廣濟寺中,景王趙杞、濟王趙栩、益王趙棫、觀文殿學士宇文虛中,還有一個年僅十三歲的韓國公趙相,正在這處大宋官家趙楷的行在當中四下打量。
其中三個年長的親王,都對這座戒備森嚴的寺廟當中的佈置感到了一點兒詫異......這裡的佈置,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沒有佈置。除了公案桌椅等等,沒有任何裝飾和字畫,也沒有擺滿了卷裝本的書架。如果不是大堂外頭插著象徵趙楷這位天子的六根黑纛和兩面白幡,趙杞、趙栩、趙棫他們仨,都不敢相信這裡居然是那個才藝不亞於莊宗,而且酷愛書畫的趙楷的行在。
難道趙楷為了打天下當官家,連書畫愛好的捨棄了?一心一意的就只剩下為父報仇,為國雪恨了?三個大宋親王想到這裡,就不住的點頭佩服起趙楷的孝心和雄心了......
至於那個自打記事之後,就沒見過趙楷的韓國公趙相併不知道當年的趙楷有多麼熱愛書畫藝術,他的注意力已經被大堂外面站立著的一隊班直武士吸引過去了。這些武士的年紀都很輕,都在二十歲以下,都有一副相當結實的身板,每個人的面孔都曬得黝黑,一看就知道經常在夜晚訓練。
他們的體力和站姿看上去都無可挑剔,每個人都披著冷鍛全甲,攜帶著弓箭、直刀、鐵錘、炸雷,手持長槍......帶著那麼多的傢伙,這武藝一定非常高強吧?
趙相這個先皇之子生得太晚,沒趕上“好時候”,在大哥趙桓辦的小學、國子學裡面又是文武兼修,而且以武為主。所以對書畫藝術沒什麼興趣,倒是很眼饞那些班直武士身上的冷鍛甲,還想著和他們切磋一下武藝。
正在趙相想要從大堂裡面溜達出去找個班直武士打聽一下,他們的冷鍛全甲是在哪兒買到的時候,就聽見院子外面一聲發喊:“萬歲!”
然後院子裡面所以的班直武士都是一個立正,看著比原來更加威風了。
趙相知道是趙楷來了,也不和三個哥哥一起,自己先溜達到了院子裡,站在大門內往外張望,沒看見人,卻聽見了一陣爽朗的大笑:“哈哈哈......六哥兒、七哥兒、八哥兒,哪陣風把你們給吹來了?”
趙相聽見這些話的時候,才看見一個烏帽戎衣的虯髯大漢,帶著一群差不多打扮的青壯官員(都是翰林),大步走了進來。
他一定就是我三哥了!趙相不認識趙楷,但還是聽過許多趙楷如何武勇的傳說。所以現在一眼就認出了剛剛視察完部隊營地返回的官家趙楷了,因此就大步迎了上去,向趙楷揖拜行禮:“趙相拜見官家!”
“照相?”趙楷看見一個小孩子突然溜達到了自己的跟前,自稱“照相”,就是一愣,這是誰啊?
趙相看見趙楷還在發愣,知道自己這位三哥貴人多忘事,不記得自己了,於是只好再次自我介紹道:“三哥兒,小弟趙相,乃是先帝三十二子,封韓國公。”
“三十二......”趙楷終於想起來了,看著眼前的大男孩,“想起來了,你是父皇最小的兒子,宣和七年的時候,你才兩歲......呵呵,一轉眼都那麼大了!”
趙相聽了這話,只得搖搖頭道:“三哥兒,您記錯了,小弟下面還有個三十三弟。”
三十三個兒子啊!這也太能生了吧?趙楷心說:幸虧死得早,要是活到七老八十的,還不得生出一兩百個兒子?
不過趙楷卻怎麼也想不起自己這個三十三弟叫什麼?這可奇怪了......趙楷心想:難道我年紀大了,記性不好了?三十二弟明明是最小的一個弟弟啊!
趙楷正努力回想的時候,趙杞、趙栩、趙棫和宇文虛中已經從大堂裡面出來了。趙杞耳朵尖,遠遠的就聽見趙相在和趙楷說三十三哥兒的事情,於是就插了一嘴:“三哥兒,三十三哥兒是靖康元年出身的,他是咱父皇的遺腹子,單名一個極字......沒人和您說過這事兒?”
還真沒人說過......趙楷心說:帝王之家果然親情單薄啊!
“呵呵,”想到這裡,他只好笑道,“許是說過......事情太多,竟然給忘了。”
趙杞、趙栩、趙棫、宇文虛中等四人,這個時候都到了院子裡面,一起向趙楷行了禮。
趙楷則招呼四個兄弟和宇文虛中一塊兒入了行在的大堂,然後又吩咐左右上茶並準備招待的酒宴。
兄弟幾人和宇文虛中就在大堂內分賓主落座,茶水剛剛端上來,趙楷就笑著發問道:“現在金陵的情況如何?是誰在當家作主?”
“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