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3章 沒有人能在趙桓逃走前打敗他!(求,大宋有種,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緊皺起來了。

“怎樣?”趙桓問,“來了多少北軍?”

“不知道.......應該很多!”

趙桓又問:“帶兵的大將是誰?是不是天策將軍?”

“不知道......”

趙桓眉頭大皺,“你怎麼一問三不知呢?你個左樞密怎麼當的?”

怎麼說三不知?何粟心說:明明只有兩不知啊!

“好叫官家知道,”何粟苦著臉道,“北軍馬隊極多,每個軍都有一個騎兵將,每個騎兵將都有兩千正兵,一千輔兵,人人都可以騎射衝殺。而且北軍的戰馬優良,身長力大,衝起來很快,耐力又好,絕非我軍馬兵可比。所以北軍一旦派出大批馬隊開道,我軍的遊騎硬探就無法接近北軍大隊了,自然就無法查明敵人的虛實了。”

岳飛這次出動了三個軍,不算將領們的親兵,光是三個軍屬的騎兵將就有九千名騎兵,其中三千是輕騎兵,三千是紅巾鐵騎,三千是紅巾鐵騎的輔兵。

不過無論正兵、輔兵還是輕騎、鐵騎,都是可以充當輕騎兵,承擔開路、搜尋、遮蔽等雜活。

而南宋陸師的鐵甲步軍雖然很強,但是他們“菜馬騎兵”實在不夠瞧的,只能在步軍的掩護下承擔短促突擊的任務,如果當成輕騎兵用就很弱。而且在對付敵方騎兵的時候,“菜馬騎兵”也弱得不像話,他們的小短腿馬被戲稱為“兔兒馬”,馱著個騎兵根本跑不了太遠太快,自然打不過騎著高頭大馬的敵人。

另外,南宋騎兵的數量也少。現在集結在江都的南宋陸軍雖然有五萬餘人,但是騎兵只有三千,只有岳飛所部騎兵的三分之一......

趙桓聽了何粟的解釋,眉頭就更緊了。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現在咱們連敵人的數量都不知道,這仗還怎麼打?”

何粟想了想,道:“官家,不管敵人的兵力多寡,他們既然衝江都而來了,咱們就必須打一仗了,臣建議先來個背水一戰!”

“背水?怎麼背?”

何粟道:“背靠運河列陣於江都城堡和瓜洲城堡之間!”

趙桓聽了何粟的建議,心說:這不在瞎扯嗎?江都城距離瓜洲有二十餘里,五萬人列陣二十餘里,還打個屁......我怎麼就那麼背呢?手底下就一個趙明誠能打,其他人沒一箇中用的,不對,那個趙明誠好像也沒上過戰場。

“不可,不可......”趙桓說,“和州的北軍號稱百萬,實數怎麼也有幾十萬!如果一起打過來,江都這裡的五萬陸師怎麼打得過?”

“那就分兵堅守江都和瓜洲。”何粟又出了個主意。

趙桓一聽臉色就沉了,“分兵則弱啊!教訓還不夠嗎?朕的十萬精兵已經被李綱一拆為二,你還要分?”

何粟又道:“那就合兵一處,死守江都!”

趙桓腦袋搖得跟個撥浪鼓差不多,“孤城不守......何況朕是九五之尊,怎麼可以守在這個孤城當中等死?”

看見何粟沒招了,趙桓一咬牙一跺腳,“朕要去瓜洲鎮與北軍決一死戰!”

去瓜洲?

瓜洲是長江邊上一個小城,還是個港口小城。南面靠著長江,北面就是一圈城牆,城牆外面當然還有壕溝。

可是江都怎麼辦?

不要了?

你這是棄城而逃啊!

“官家,瓜洲城小地窄,很難持久啊!”何粟說,“而且大軍一旦轉移至瓜洲,江都城就守不住了......”

趙桓一瞪眼珠子,“死守在江都全軍覆沒就能保住江都了?那隻能人城兩失......朕不幹這傻事兒!朕意已決,立即南進瓜洲,背靠長江,與敵決一死戰!”

崇政殿上的眾人互相看看,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因為他們知道趙桓的主張是比較穩妥的......雖然放棄了固若金湯的江都城,但是可以確保全軍能夠安全撤離,這是保全全軍的上策啊!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太慫了一點......

趙桓向瓜洲轉進,而岳飛不戰而得了個江都城的時候,趙楷的大軍正沿著長江一路疾馳西進。而且還是水陸並進的!

趙楷的軍隊在和州岸邊就得了幾十條綱船,還募集到了一些迎王師的漁夫,就讓他們駕著船和大軍一起向西。在行軍的途中,又不斷有和州和無為軍沿岸地區的漁夫、士紳、商人“帶船投靠”,當他的大軍接近銅陵對岸的無為軍所轄的廬江縣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龍之路

快樂一點

諸天打手系統

喜馬拉雅蛋

絕佳嫡妻

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