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3章 發現歐洲啦!(求訂閱,求月票),大宋有種,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大東洋(北太平洋)的海面,和渤海、黃海、東海比起來,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海水湛藍得如一匹閃閃發亮的絲綢,一層層的翻滾湧動,就是這匹絲綢被展開後隨風起伏。如果天氣晴好,陽光之下,滿眼都是藍色的光芒在閃爍。海面上除了這片無邊無際的湛藍,什麼都沒有,極目四下望去,彷彿視線可以窮盡到無限的遠方......在那裡,依舊是無邊的大海。
現在已經是洪武十五年五月了,還在茫茫大東洋上一路向東的探險船隻剩下了兩艘,一艘是平安號,一艘是永安號。
另外兩艘探險船在船隊離開日本向東航行了15天和40天后,就按照計劃返航了——根據估算的航速,探險船隊向東航行時的速度,大約是每天走二百五十里到三百里,15天大約可以航線四千裡,40天能行一萬里以上!
這可是四千裡和一萬里啊!
船隊在海上順著水流一路向東,走了那麼遠什麼都沒見著,別說英格蘭和法蘭克了,連個鳥不拉屎的破島子都沒看見......明擺著就不對啊!當然得派船回去報信告急了。
雖然探險船隊在離開日本駿河國的益津港時,已經備足了米酒、淡水和食物,4條3000石的船上都裝得滿滿當當。其中米酒和淡水足夠支援100天!但是探險船隊也不能蒙著頭一路向東走上100天啊......如果100天后還是沒有發現陸地,那4條探險船豈不是白白損失了?
所以趙論就和底下的海軍參謀一起,制定了兩個“送信計劃”,第一個計劃是東行15天后,派出一條探險船返航。第二個計劃是東行40天后再派一條探險船返航送信。
考慮到風向和水流的因素,40天后繼續向東航行的兩條探險船,已經不可能在沒有取得淡水補給的情況下返航了......雖然第一條返航的探險船會將船上一多半的淡水、米酒、糧食分給剩下的三條船,從而讓餘下的三條船再多得到15天份的淡水、米酒。
但是當探險船隊西行了40天后,它們就只剩下75天份的淡水、米酒了......如果再不返航,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所以當福安號調頭返航的時候,平安號、永安號上大部分的人都哭了!
這根本就是訣別啊!如果平安號、永安號再向東航行幾天,船上的淡水、米酒恐怕就供不了大家返航了。
如果前方沒有島嶼或歐洲大陸,那麼大家夥兒就得死在海上了。
雖然加入探險隊的時候,他們都知道“探險”是有風險的,可當時為了貪圖重賞和升官,大家都迷了心竅,把風險甩到後腦勺去了。
可萬萬沒想到風險來得那麼快!
但是大家都給困在兩條搖搖晃晃的小船上,想當逃兵也不可能啊!這可是在大東洋中心啊!還能游回去嗎?
至於整船叛變......呵呵,靈武王早就扣了大傢伙的家眷,如果他們敢叛變,那就統統流放西域大漠苦瘠之地!
而他們自己要是叛變後再給逮了,那就個定斬不饒啊!
為了家人,也為了自己的一線生機,這些探險家們也只好紅著眼睛、硬著頭皮,繼續向東了!
落籍淮北宿州的瞭望手魏勝倒是看得開,富貴險中求嘛!
他很不幸的錯過了亂世,現在天下大體上太平了,他這種南朝農戶子弟(他家在宣和之難後逃難去了淮南,後來又返回老家種地),縱有一身的武藝,想要從軍當效用都極為困難......因為有“替父從軍法”的存在,所以大部分的效用名額都被府兵子弟給佔了。餘下的那點額度,也得緊著營田和節度諸路的民壯,哪兒輪得到轉運路出身的魏勝?
也就是海軍招人不問出身(堂堂的陸軍子弟怎麼肯當海軍?),能給魏勝這樣的淮東男兒一個積攢軍功的路子。
但是海軍也不容易混,一是大宋海軍規模有限,官帽子自然就更少;二是大宋有海軍學堂,職業軍官大多是科班出身;三是水軍兵丁都是僱傭軍,沒有機會成為府兵,如果不能晉升成為軍官,服役滿15年後就該退伍了......這可就白辛苦一場了!
魏勝當了幾年的水軍效用,還是原地踏步,根本沒有上升的機會,眼看真的要蹉跎到退伍了,卻給他撞上了一個“探險”的軍功......只要參加,就是一個上功,如果能發現“歐洲”,就再加一個大功。
一個上功加一大功,這可就能當官了,而且還能得到下士的勳位——海軍的勳位比陸軍難拿,但是得到下士就一定能授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