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4章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狂求月票,大宋有種,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趙桓就能高枕無憂,當他的江南天子了......除非趙楷和金賊可以擁有強大到足以壓制江東水師的水軍,否則趙桓的金陵帝王州就能穩如泰山。
而趙楷和金賊是不可能擁有強大水軍的......因為在趙桓看來,水軍就靠錢堆出來的!
坐擁東南富庶之地的趙桓,哪怕要給北方的趙楷和金賊打上兩份錢,他還是如今的三方勢力中最有錢的!
實際上,在大宋一統天下的時候,東南六路光是一個漕米,每年就得給大宋朝廷發去600萬!
現在照樣拿出來就是了......讓趙楷和金賊拿了錢糧去互毆吧!
想到這裡,趙桓就長出了口氣,對身後的宇文虛中和秦檜道:“金人和三哥兒要財貨錢糧是嗎?朕可以給......給他們一家三百萬!只要金人不過淮河,老三不出漢江,不入淮南西路即可。
至於稱臣什麼的,他們儘管封就是了!什麼兒皇帝,什麼江南國主、什麼吳國王,隨他們封什麼,朕不答應,也不反駁,反正朕就當個江南天子!”
他這態度可比歷史上的趙構強硬多了!
不是他有種,而是北面現在是“北周對北齊”的局面,誰也不可能全力南下。而且趙楷和金國也不可能把有限的財力用在水軍上面,至少在打敗對方之前是不可能的。
“陛下聖明!”
“陛下不可,自古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啊!”
稱頌趙桓聖明的是秦檜。
而嘮叨什麼“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則是宇文虛中。
這兩位現在並不是以敵國使臣的身份在和趙桓說話,而是以臣子的身份跟在趙桓身邊。
因為他們倆都是以“放歸”的名義到達江南的,理論上都沒有投靠過趙楷或金國。
趙桓回頭看了一眼白臉的秦檜,他知道這傢伙當日因為反對趙楷,被趙楷從先帝那裡硬索了去......後來又被金賊抓了,現在又“放歸”到自己身邊,還真是歷經曲折啊!
因為太曲折,朝中的御史都懷疑他是奸細......不是趙楷的奸細,就是金人的奸細!
不會趙桓卻沒有理睬,而是任命秦檜為禮部侍郎。
隨後趙桓又瞄了一眼禮部尚書宇文虛中......他現在也背了一身的彈章。御史們嚴重懷疑他已經投靠了趙楷,而且證據非常確鑿!因為宇文虛中是把地盤和大部分軍隊都交給趙楷後,才帶著趙楷封趙桓為吳國王的詔書來金陵的。
但是趙桓依舊不予理睬,還讓宇文虛中當了尚書,官比秦檜還大。
“朕花錢買平安並不是聖明,而是打不過......真的打不過啊!”趙桓倒是挺實在的,“現在天下的武士,大多都被三哥攏絡了,跟隨朕來江南的,除了種家二老和劉光世的殘兵,就是一些汴梁子充的禁軍,北伐西征,都是無望的!既然無望,那就只能順天應人,花錢消災了......這可不是朕一人的想法,金陵城內,十人當中,怕是有九人存著這樣的心思啊!”
李綱、种師中、種師閔三人已經從大名府南下勤王了。不過並沒有追上趙桓,而是停在了淮陽軍(下邳)和海州,成了抵擋金賊南下的肉盾。
而劉光世並沒有和他爹劉延慶一起殉國,而是帶著幾千人逃到了應天府。然後一路護送趙桓南下金陵,沿途還討滅了不少賊寇,收編一些散勇。等到過長江的時候,劉光世已經有了兩三萬人的軍隊。現在則被趙桓任命為荊湖路宣撫使兼知鄂州,去抵禦趙楷了。
另外,還有一個從萬年新堤戰場上跑出來的範瓊,現在領了淮西安撫使兼知壽州。
在這三路大兵的保護下,趙桓的小朝廷總算穩住了陣腳。
而穩住陣腳之後,當然要求發展,而求發展......就需要人才來輔佐!
趙桓看著宇文虛中和秦檜,頓了頓道:“西、北兩面事情,就用600萬應付!靖康(趙桓已經改元)元年(就是宣和八年)的六路漕糧已經備齊,不日就可以分別運往宋州和襄陽了!”
有了糧,趙楷和金國才能互相攻打啊!
如果他們沒有糧,那就要南下搶糧了!到時候兩家一起打他,趙桓還活不活?
所以趙桓此舉看著挺慫,但實際上卻有點居心不良。
趙桓冷冷一笑,又道:“朕還有個要緊差遣給你二人......靖康二年是大比之年!朕在江南開創了局面,也是需要人才來當官的!
所以科舉也照常進行,要讓江南的才俊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