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章 紅巾鐵騎踏陣來!(求訂閱,求月票,大宋有種,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裝備。
河曲良馬是必須的!雖然牆式衝鋒並不怎麼強調速度——整隊衝擊的速度這麼都不會快。但是在完成衝擊後撤退的時候,卻需要馬力全開!
丈三線槍則是為了增強騎兵衝擊的殺傷力而特別開發的槍型。
趙楷本來想讓紅巾騎兵配屬丈八空心騎槍,但是空心騎槍不大容易加工,下面的工匠就向趙楷推薦了一丈三寸長的線槍——這種線槍因為槍桿很細,所以重量很輕。而槍尖又細又尖,可刺透盔甲,故又名“透甲槍”,是一種唐朝傳下來的騎槍。趙楷則命人將槍桿加長兩尺七寸,湊足了一丈三尺。
另外,為了便於保持隊形和共同進退。趙楷還讓所有的槍騎兵在頭盔上包了醒目的紅巾。同時,又讓紅巾槍騎的正將和八個隊正,全都在自己的線槍上加了紅旗。他們九個人的線槍輕易不用來捅人,而是當成旗杆,用掛在上面的紅旗來引導下面的騎兵行動。當然了,因為紅旗槍有九根,即便扎沒了幾根(扎出去的騎槍很難收回)也不要緊,只要還剩下一根,就能引導部隊進退了。
吼完了命令之後,何天然就將手中的紅旗槍向前一揮,跟在他身邊的兩名鼓手立即敲響了鼙鼓。
紅旗和鼓聲,就是進攻的命令!
紅旗指向哪裡,紅巾鐵騎就衝向哪裡!
而鼙鼓聲的急緩,則決定了紅巾鐵騎的衝鋒速度。
紅巾鐵騎遵循的是陣形優先的原則,強調集體的力量,在衝鋒的時候要儘可能維持整齊的隊形。所以他們並不是越衝越快的,而是以慢——快——慢的節奏進行衝鋒。
起步的時候肯定是慢的,然後逐步加速,而在距離敵人三十步開外的時候,開始放慢速度,同時一邊跑一邊向中間靠攏......
八百騎紅巾兵也不是一股腦衝出去的——不過操練了大半年的他們,根本維持不了八百騎的大陣,所以只能以隊為單位,組成百騎隊形。
一百名騎兵也不是列成一排,而是列成前後兩排,也是一排五十騎。
而八隊紅巾騎兵在衝擊的時候,雖然會列出一個長排,但是為了方便指揮,也不會一起衝出去,而是以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的順序,一隊一隊次第而出。
何天然所在的這一隊,當然永遠是第一個發起衝鋒的!
只見他高舉著長槍(沒有放平),排在一個騎兵橫隊的最右側,控制胯下的戰馬,不讓它跑得太快,而是慢慢的加速,衝向前方二三百步外散成一群的金兵輕騎。
而在鼙鼓聲響起的時候,原本跑得飛快的宋軍羽林騎兵也紛紛牽動韁繩,開始向右轉向,完成右轉之後,他們又取出角弓,開始一邊奔跑一邊向已經發生混亂的金兵騎兵射箭。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索裡乙室和他的契丹兒郎們一時都不知所措了。從他們的左側衝來的宋軍槍騎兵數量很多,而且隊形嚴整,一看就非常厲害!
而剛才跑得飛快的那些“紅頭騎兵”則開始向他們右側包抄而去......這是要堵他們向右逃跑的生路啊!
雖然索裡乙室並不害怕那些紅頭騎兵,但他也不敢率兵向右逃跑——如果讓這些紅頭騎兵堵了前路,再讓紅頭槍騎兵拿大槍戳後背,那可就要吹燈拔蠟了!
至於繼續向前也不行......前方的長城下面隱約也是一片紅,估計是宋軍的步軍在列陣!
所以擺在索裡乙室面前的,只有轉身向後逃離了......
“撤!快撤!”
知道自己只能後撤的索裡乙室也沒有絲毫猶豫,就給身邊的號手下了命令,吹響了撤退的號角。
可惜現在撤退已經遲了......對別人來說,不一定多遲,但是索裡乙室剛才可是一馬當先,衝得這麼前面,現在哪裡還退得出去?
他調轉馬頭,奔了沒幾步,就知道不對了!
只看見幾十名宋軍騎兵,組成了非常嚴整的橫隊,放平了長得有點過分的長槍,就快衝到自己的身邊了。
那個長槍看上去很尖,戳在身上一定很疼啊!
一想到疼,索裡乙室也只好拼了,也不跑了,而是揮舞著自己的長槍,怪叫著就策馬向前,看著是想和宋人拼了。
跟著他的契丹騎兵也被激勵了起來,全都向他聚攏過來,然後一起衝鋒。。
不過每等他們把隊形整好,把馬速提起來,一隊紅巾長槍兵就隆隆的碾壓而來,將這些亡了家國,卻在提仇寇賣命的契丹人的輕騎兵撞得粉碎。
索裡乙室本人,也被一根掛著紅旗的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