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章 隨軍講官,天天講理!(求月票,求,大宋有種,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道理,非得整些奇奇怪怪的路數,弄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譬如王安石的變法......為什麼變法?富國強兵?其實不對,變法之前宋朝也挺富,全世界沒有更富的了。當然了,富無止境,想多撈點也沒什麼。
可實際上那場變法真正的目的還是強兵。當時西夏崛起,不但脫離大宋統治鬧了獨立,還不斷入侵大宋西陲。而遼國也跟著趁火打劫,不斷提出增加隨便和割佔土地的要求。
但是......軍事問題,靠經濟改革真的能圓滿解決嗎?
軍事太弱,難道不應該先考慮“選良將、練精兵”,如果發現財政不能支援“選將練兵”,再考慮撈錢、節支或是拿出官田來分發。
總之,“選良將、練精兵”應該擺在第一位啊!
哪怕大宋以文御武,不相信武將......那也該派個真正知兵,而且又能任事的文官重臣,去負責替朝廷練兵啊!
最好能訓練一支可以為朝廷牢牢掌握的新軍!有個十萬八萬的,即便滅不了西賊,也狠狠教訓他們幾回,以換取西陲邊境的長治久安吧?
可是從王安石變法開始,直到宣和北伐時為止,從來沒有人提及此事......最離譜的是,在確定“聯金滅遼”之國策的重和元年(1118年)後,大宋朝廷也沒想過訓練一支新銳之兵去執行聯金滅遼之策。
要知道當時的大宋正“豐亨豫大”呢,練兵的錢還是有的!
看到趙鼎不言語,趙楷笑著道:“朕以為,一定是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太少了......治國強兵的道理,不能只在朝堂上講,還得下去講!不能只講一遍,得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一定要講到下面的兵士、民壯都知道才行!”
趙鼎蹙著眉頭,總覺得這個官家又要“作妖”了,他邊上的曲端已經順著趙楷的話往下說了,“官家,您日理萬機的,哪有那麼多閒工夫去和一群當兵的講大道理?”
趙楷笑道:“問得好......朕也一直在琢磨這事兒,現在已經想到個辦法了!”
辦法?
早就看穿趙楷為人的趙鼎心中暗想:你又有什麼蒙人、坑人、折騰人的辦法了?
“朕準備設立隨軍講官一職,讓講官去和下面的人講理......講官由朕親自訓練,由朕派他們到折衝府和各將各部!”
這個隨軍講官,當然也是抄來的作業了......
曲端聽趙楷這麼一說,馬上就想起“宦官監軍”的事兒了!
於是就問趙楷道:“官家,現在咱們有那麼多的將、部、折衝府,若都有派出講官,怎麼都得上千人吧?上哪兒找那麼多可以充講官的人?”
趙楷現在有十六個軍府,其中天策軍府九個,諸路軍府五個,其中天策軍府下屬的折衝府數量較少,都只有六個,而所對應的天策諸軍的將只有五個。
所以九天策府總共只有五十四個折衝府,而九個天策諸軍下面只有四十五個將,一個將則有五個部......也就是說,光是天策府諸軍,就需要三百多個隨軍講官。
如果再加上諸路軍府和諸路軍下面的講官,過千數都是正常的!
“朕不是帶來了嗎?”趙楷道,“朕的羽林騎士,正好可以充講官!”
趙楷的這群小舅子、大舅哥也真是夠辛苦的......被反反覆覆的利用啊!
趙楷斟酌了一下,又道:“眼下也不需要千數,有個一二百就足了。已經隸籍軍府者,不需要講官天天和他們講理了。”
趙楷的道理當然是封建主義道理了.......要不然還能講什麼?用軍功為自己去換良田、美宅、好娘子,不就是封建主義嗎?
對於已經入了“圈”的封建府兵們來說,這個道理都明白。現在需要被洗腦的,就是諸如牛皋所部,以及那些隨軍的伕役。他們沒有入府,也就沒有加入趙楷打造的封建體系。用後世的話說,是沒有編制的臨時兵......得讓他們知道入了封建編制能有多好,這樣才能發揮出積極性啊!
趙楷接著說:“朕的意思是,凡是集中到梁縣的諸州府鄉兵、民壯一律要按照將、部、隊進行編組。朕的講官要派到各將各部,給下面的鄉兵民壯講道理另外......曲端!”
“臣在。”曲端馬上起身。
趙楷問:“襄陽王讓人送來不少綢緞吧?”
“有十幾萬匹。”曲端回答道,“都存在汝州大營當中,原本打算儘快運去洛陽。”
大家好,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