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2章 稜堡,你要頂住啊!,大宋有種,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完顏斜保正打算這麼幹!
他現在就站在一處於羊河東岸,用裝滿糧食的草袋堆起來的高臺上。高臺位於夾河堡足以千步之遙,夾河堡上的大炮應該是很難打著這處高臺的。
“大王,河東筒子隊剛剛來報,三十二門十斤大筒子全都就位了,火藥隊正在配製火藥!”
向完顏斜保報告的是他的副手完顏活女,完顏活女因為其父婁室死於宋軍的火炮,所以立志“習鍋”,成為了大金鍋軍的創始人。後來又習了筒子和梢砲,成了精通鍋術、筒術、砲術的火器專家。
除了梢砲的戰法是完顏斜保從西唐那裡抄來的,金軍的鍋軍、筒子軍的戰法戰術,全都是他帶著人,一點一點摸索出來的......當然了,期間也借鑑了宋軍的一些方法。
譬如用沙袋堆出“火鍋掩體”和“筒子掩體”,以及在陣前“炒制火藥”,還有用絲綢口袋裝藥等等,都是從宋軍那裡抄來的——趙楷剛開始用火鍋炮和炸壺對付西賊的時候,並沒有配製顆粒狀黑火藥,而是在陣前“炒藥”,這種方法讓西賊看見了,後來就傳到了金人這裡。
所以金人的“鍋、筒、砲”三軍,現在也有看著跟伙伕差不多的“炒藥隊”跟隨......這會兒“炒藥隊”已經進場了,就在筒子陣地後面,“餛飩挑子”一樣的“火藥挑子”擺好了,黃銅的“小鍋”架起來,再用小稱稱了火硝、碳粉、硫磺粉,一樣樣往“小鍋”裡倒,然後用小木鏟翻動小鍋裡的火硝、碳粉、硫磺粉,直到它們完全混合。
雖然金賊的“炒藥兵”現在還不知道顆粒火藥是怎麼製作的,但他們已經大致上摸索出了比較好用的火藥配方,所以火藥的威力還是過得去的。
火藥混合完畢之後,“炒藥兵”會把鍋裡的火藥打包裝進絲綢口袋,交給邊上的副兵,讓副兵送去給前方的“筒子兵”使用......
當火藥包和石頭丸子(金兵的大筒子不怎麼用鐵彈和鉛彈,而是喜歡使用方便打磨的石彈)被塞入筒口,又用捅杆壓緊之後。金國筒子兵的“筒子頭”(炮長)就會親自瞄準一下,然後就舉起一面小紅旗。
當三十二面小旗全都舉起後,說明三十二根大筒子就可以進行齊射了——齊射,但不會集中觀瞄。
因為“筒子們”的鑄造比較馬虎,沒有標準化的追求,高矮胖瘦都不一樣(後來的駱駝筒子已經開始追求標準化了),口徑、彈重也不一樣(10斤只是大約10斤),自然沒辦辦法統一觀瞄了。
不過完顏斜保之前已經下了命令,羊河兩岸的筒子兵,都要選擇一座三稜臺堡作為他們集中轟擊的目標!
“放筒子!”
完顏斜保大喝了一聲,“先打他十筒,給孤王轟塌了正前方中間的那個三角臺!”
“喏!”
邊上馬上又傳令兵應聲,然後就是一面大號的紅旗豎起!
紅旗起,筒子放!
一團團的火光頓時出現在一根根的筒子口,然後才是煙霧騰起和地動山搖的轟鳴。
趴在夾河堡的城牆後面觀戰的孟林看見一幕,心都吊起來了,而且還在心底裡發出了吶喊:稜堡,你一定要頂住啊!
三十二枚“石頭丸子”已經被噴出了筒子口,呼嘯著穿過空氣,挾著勁風,就向著宋軍的堡壘猛撲而來!
從孟林所在的位置看出去,就看見許多個黑點,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自己這邊飛過來......速度之快,根本就別想躲了。
說時遲,那時快,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已經有十來個黑點撞上了稜堡,發出了“啪啪啪”的巨響......然後,好像沒有什麼然後,稜堡巋然不動!而石頭丸子要麼被彈開,要麼乾脆鑽進了稜堡“體內”,沒有了蹤影。
被完顏斜保選中的目標,是夾河堡稜堡的二號三稜臺堡——它是用來掩護二號城門的城堡,三稜臺堡是它的學名,因為從幾何學的角度看,它就是個相當堅固的三稜臺,以一條側稜對外,以一個側面對著城門。
所以金兵大筒子轟出的石頭丸子通常只能打再這個三稜臺的兩個傾斜的側面上,根本使不上多大的勁兒,而且就算使上一些勁兒了,也沒什麼大用。石頭丸子最多也就是打穿沙包的草袋,然後一頭鑽進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