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8章 趙楷提問了,你們的三觀呢?(求訂,大宋有種,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第48代衍聖公孔玠。
原來今日匯聚於此的人物,除了胡寅、孔玠之外,都是來自東南各路的名士鴻儒,準備去曲阜祭拜孔子,同時參加趙楷所召集的儒門大會。
“致堂先生,老朽有一事不明,想向先生請教一二。”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耿南仲覺得時機差不多了,於是就話鋒一轉,步入正題了。
“耿相公但問無妨,下官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被稱為“致堂先生”的人就是胡寅。他的官不能算特別大,但是在儒學上的造詣不低,特別精通“格物明理之學”,所以被人稱為“致堂先生”。
耿南仲笑道:“那老朽就問了。”他斟酌了一次,“這一次官家召集東南宿儒名士北上孔林,到底要和大家說什麼?”
是啊?說什麼?是不是要用高官厚祿收買大家?不過我們的品德那麼高尚......是馬上答應好呢?還是推辭再三後答應好呢?
耿南仲的問題一出來,在場的百餘個大儒,還有一百多個大儒的學生,全都向胡寅投去了君子的注視......
而胡寅聞言,則是苦苦一笑——高官厚祿是不可能有的!
要有高官厚祿,還用得著孔林大會?
胡寅嘆了口氣,收了苦笑,便對耿南仲道:“此事耿相公即便不問,在下也是要說的。官家請諸位北上孔林,乃是有三個問題要問。”
問問題?
大儒們心說;答對了就有高官厚祿?
胡寅接著又道:“第一個問題:問天。第二個問題:問政。第三個問題:問心。”
啥意思?
在場的大儒們都一頭霧水。
這三個問題怎麼有點玄呢?難不成這位重開大宋的天子也是個道君皇帝?
胡寅又開始給大傢伙解釋題目了。
這三個題目一點都不玄,但是很難回答!
“所謂問天,問得是天理、天命、天人......還有歸天!”
這個問題看著玄,其實問的就是“世界觀”!這個世界,就是趙楷所處的世界是怎麼產生的?有沒有主宰?主宰一切的是誰?主宰和人的關係等等。
什麼?
無神仙論?
唯物主義?
也行啊!只要能說得過天主教、天方教和佛教就行!
現在可是科學尚不昌明的時代,所以“天的問題”不好回答啊!
“所謂問政,問得是儒家之政,而非國家之政。”胡寅接著又道,“儒者除了做官,還能做些什麼?如果沒有朝廷的獨尊,儒家又能做些什麼?”
這個問題依舊很難!
趙楷問的是儒學存在的價值是什麼?姑且可以稱為儒家的價值觀吧?
除了科舉當官,儒家還能提供什麼?
在沒有科舉當官的地方,你們儒家還能存在嗎?
這是儒家的又一大難題!
而且在原本的歷史上,儒家在這道題目前考了個零蛋!
在天主教不掌握政權的地方還有天主教,在天方教不掌握政權的地方還有天分教,在佛教不掌握政權的地方還有佛教......甚至修仙的道教也可以不依靠政權的扶植存在下去。
但是儒學......離開了科舉就沒了!
這樣的學派教派還能和天主教、天方教、佛教鬥爭?如果儒學總是戰五渣,趙楷的全球殖民是玩不下去的......因為殖出去的民沒有科舉可考,很快就會被別的教派同化了。
而科舉......你能讓美利堅的儒生花幾年時間進京趕考?而且要辦美利堅科舉也不行啊!科舉這一套只有在人口密集,文化比較繁榮,社會比較安定的地方才可行。
“所謂問心,”胡寅說,“我等儒者為什麼要學儒......如果不能做官,我們還學不學儒?如果不能做官,我們學儒還能不能得到回報?”
這個當然就是儒生的人生觀了!
除了做官,儒生還能做什麼?還想做什麼?如果沒有官做就不習儒了,那儒學怎麼生存?
人家天主教那邊,沒有不當神甫就不信天主不祈禱吧?天方教也沒有不當法學家就不信教不禱告吧?佛教徒那邊在家居士照樣天天唸經吃素啊!
到了儒家這裡,不當官就不要了?這樣的儒家是沒有生命力的,也沒有可能在未來的殖民時代大放光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