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0章 趙楷,你要破產了!(求訂閱,求月,大宋有種,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風徹底扭轉過來。
如果這位官家有辦法填上遷都和轉封這兩個大錢坑,不僅國門可以永保安寧,這國門之內的一統江山,也為其不遠了。
......
“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萬歲的聲音,震天動地而起,響徹了北京順天府城南的曠野。
當趙楷再回燕京城的時候,這座控扼國門的燕地雄城,已經徹底拜倒在他的腳下了。出城迎接他的燕地百姓和從洛陽遷來的官眷、商人、工匠不下十萬之數,一直從南端門向南延伸出將近十里。
這些人當中的燕人未必有多擁護趙楷,但是肯定會服從趙楷的統治。所以現在就應該趁著威勢鼎盛,人心懾服的時候,多遷一些可以充當腹心的府兵戶來北京路。
然後再慢慢的將北京路,以及附近的河北路、大同路等處,經營成和陝西同等重要的兵源血稅之地。
刀把子牢牢抓在手,才能保證那些充當錢袋子的地區可以乖乖地掏錢。
而錢袋子滿滿的,也同樣能確保刀把子聽話......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現在趙楷還有了平定草原、遼東的低成本方案——稜堡加上駱駝炮!
哪怕是個“家用型”的稜堡,在草原上修一個,一整個蒙古帝國都打不下來,除非鐵木真先到北京來學好數理化,再回草原去當大汗......歷史上羅剎國為什麼能征服草原、大漠、西伯利亞?還不是因為用稜堡佔地盤的成本夠低,使得征服有利可圖嗎?
想著自己將來可以靠著稜堡和駱駝炮殖民全世界,趙楷的心情那真是太好,一臉興奮的就入了南端門。
南端門內也有一群人在迎接他,都是女人、孩子和內侍——燕京城的佈局很奇怪,皇城無語城市的西南角而不是常見的城北或城市中心,所以入了南端門直接就是皇城了。
朱鳳英、潘採蓮、任寶蓮、武美娘、曹玉娘、禹藏金奴等人帶著十幾個小孩子,已經在那裡等候多時了。
趙楷一進門就看見已經長成了“輕熟婦”的朱鳳英了,她已經替趙楷生了兩兒一女,其中兩個兒子分別是嫡子趙謙,三子趙詡,都已經到了上小學的年紀,現在正由武美娘、虞允文等人負責教導。
而潘採蓮則有庶長子趙論為靠......今年趙論已經十五歲了,發育得又高又大,和趙楷長得很像,還頗有才華。
他從四年前開始,就在武美娘教導下學習新學,短短的四年,數學就已經達到了相當於“中二”的水平。而且這小子的儒學造詣也不低,打小就跟著胡寅、胡宏兩兄弟習儒,據說頗得那兩個酸儒的真傳,還能將武美娘傳給他的數學和胡寅、胡宏所傳的儒學結合起來鑽研......很有成為大儒的潛質。
當然了,能文不能武也不是全面發展的人才。這個趙論那是三歲習文四歲習武,小小年紀就已經文武雙全了。
不過這麼一個文武雙全的好孩子,卻得不到趙楷的喜愛,到現在為止連個爵位都沒有。
而趙謙雖然也沒有當上太子,但是他母親朱鳳英卻總是在趙楷出征期間擔任監國,而且還會在趙楷當國理政的時候從旁“輔佐”(其實是學習治國),很顯然朱鳳英是被當成候補太后在培養。
母親是候補太后,趙謙的地位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妾身恭迎官家回宮......”
“兒臣恭迎父皇回宮!”
在一片恭迎聲中,趙楷勒住戰馬,翻身而下,穩穩的立在地面上,然後大步向前,到了朱鳳英和潘採蓮跟前,笑著對她們道:“鳳英、採蓮,這些日子朕出征在外,國中、宮中真是辛苦你們照應了......一切都還好吧?”
朱鳳英撅著個小嘴,一副超委屈的樣子,湊到了趙楷跟前,低聲道:“官家這一去就是一年有餘,妾身一介女流,如何能應付朝局?真是難煞妾身了......以後官家可不能再這樣了。”
唔,抓鬮很難嗎?趙楷心裡想著,嘴上卻笑著問:“娘子都遇到了什麼難為事兒?可說來給為夫聽聽。”
朱鳳英嘆了口氣:“還不是國用不足?連宮中的用度都有些艱難......幸好美娘和玉娘都有些積蓄,要不然這次六宮北遷的用度都拿不出來了。”
趙楷心說:這個朱鳳英管家的水平也真的不咋地,搬個家居然還要靠武美娘、曹玉娘這兩個富婆(武美娘本事很大,特別善於理財,曹玉娘則是她爹曹丞相有錢)出錢.....不過由此也可以知道如今的財政緊張到什麼程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