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5章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求訂閱,求,大宋有種,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底下的豪紳名士是怎麼藉助勢力逃稅漏稅的。
而官員本身不納稅只花錢,使得他們既不代表納稅人的利益,也不關心花錢的效果......他們代表的其實是一群“不納稅的特權階層”的利益。
他們不僅不納稅,而且還要從有限的稅收中分潤一些,剩下可以用於募兵打仗的錢自然就更少了。
曹玉娘和禹藏金奴早先都不是宋人,自然也不知道宋朝稅法的利弊,便搖搖頭不說話了。
出身陝西將門的任寶蓮接過話題,笑道:“官人不交稅只花公帑,而當兵的又為了幾個吃飯錢折腰......所以這官人就好比田主,當兵的便是客戶佃農了。”
趙楷呵呵笑道:“而且這田還不是他們的!而且那些為了幾個小錢就把命賣了的人,也不見得真的有力!有力和有錢,並不是二選一的事兒。”
窮文富武嘛!
古代打仗最兇的通常是一群富農和小地主,漢朝良人,隋唐的府兵,還有西方的公民兵和騎士,日本國的武士等等。都不是窮光蛋為了掙口吃的去當兵的主兒......即便是聽上去可憐兮兮的“奴隸兵”和“家丁”,也是他們的主子好吃好喝好裝備好訓練才養起來的。
趙楷沒錢養“奴隸兵”和“家丁”,所以選擇了良人、府兵、公民兵的路線。把北方几個路的土地分出去,讓當兵的自己去收點租,補貼一下軍費。
耶律餘里衍則問了一句:“大宋過去是文官管錢,武官管兵,所以文官就成了東翁,武官就是管事,當兵的就成了奴僕?”
趙楷笑著點點頭,“當兵的有時候比奴僕還不如......奴僕是自家的,當兵的是國家的。”
他又扭過頭看著郭天女,“天女,你明白朕的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和宣和之難前的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什麼不同了嗎?”
“妾身明白了,”郭天女笑道,“陛下的意思是讓有田有力的人當兵,讓有錢無力的人出錢!”
趙楷笑道:“沒錯......朕就是這麼想的!而且只有有田有力的人當了兵,那些有錢無力的人才肯出錢啊!要不然這些人早晚會找到逃稅的辦法,讓朕的朝廷變成窮光蛋的。”
有錢人在大部分情況下,都不願意把兜裡錢拿出去給別人的......納稅光榮什麼的,都是嘴上說說的。所以得有人逼著他們拿錢!而他們則會千方百計的找到逃稅漏稅的辦法......如果考試當官可以偷稅漏稅,那有錢人一定人人尚文,都想著要讀書做官了。
如果國家要依靠一批有“逃稅權”的文臣去支撐,那麼讓有錢人出錢這事兒,肯定會變得越來越難。
所以趙楷想要收到足夠的稅,就得有一批有田有力而且必須出力的人......由他們在旁邊拎著刀子盯著,錢就能收到了!
歷史大明朝收不上的稅,換大清朝怎麼就收上了?
就是因為有八旗兵啊!而且八旗兵和那些文官和士大夫不是一個路子上的。
敢不交稅?砍你沒商量!
而趙楷手裡的兩個營田路,這麼多年以來,不也老老實實的在交稅?一年一千五百萬以上,只多不少。
抗稅的事情是從來都不存在的!
而且也沒什麼人造反......倒是南宋治下的十個路,總是有各種各樣的亂子,雖然鎮壓起來也不費勁兒,但總是此起彼伏地,沒個安寧。
郭天女這時已經換上了一臉拜服的表情,笑著道:“官家您真是太聖明瞭!天女心服口服!”
趙楷哈哈大笑,郭天女的話說得痛快......她心服口服了,底下的那幫功臣自然也會支援。
有了他們的支援,這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國策就能公佈天下,成為大宋祖制了!
沒錯,趙楷在這個“誰出錢、誰出力”的事兒上不玩黑箱操作,而是要擺在明面上說。
得讓出力的和出錢的都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出這份力,為什麼要交那麼多的稅!
他可不會學朱元璋,搞什麼“吾京師養兵百萬,要令不費百姓一粒米”的痴呆路線......百姓不掏錢養兵,當兵的不得虧死?當兵的虧死了,就沒有百萬兵了。
所以他這次南下山東,就是要借祭孔的機會,把這事兒和東南來計程車大夫都說一說,以便取得他們的支援......誰要不支援,可以去日本當武士,去南洋當海賊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