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易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 石碑,鬼谷屍經,姓易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海東青話音落下的時候,我跟胖叔就已經拔腿跑了過去,拿著手電往坑洞裡一照,心中頓時大喜不已。

如果不借著手電的燈光仔細看恐怕我們也看不清,在洞底有著一塊方方正正的石碑,也不算大,邊長也就二三十厘米的樣子,看質地應該是漢白玉所鑄,石碑面上有不少凹進去的刻字,具體內容看不太清,只能把這石碑搬上來再研究。

海東青也沒跟我們廢話,自顧自的就跳進了坑洞裡,臉色如常的微微下蹲用手抓緊了石碑的一角,猛的一用力便把石碑給拽了起來,向著坑洞前方甩了過去。

“這上面刻的都是些啥啊......”我跟胖叔走了過去,蹲在石碑邊上研究著,只見這石碑上的字型皆是楷書,字的大小不過指甲蓋大,若不是湊近了看,還真看不清這裡面的具體內容。

等海東青從坑裡爬出來走到我們身邊時,這石碑上的內容就已經被我們給看完了,胖叔萬分不解的抽著煙看著我,見我也是一臉迷茫,他只能嘆了口氣。

“這石碑裡的“我”到底是誰?”

********************

順治十七年,因誓觀天數宿,覘(chan第一聲)帝星黯,遂稟聖上,此乃殂(cu第二聲)隕之象,聖上大驚,遂問曰:“不死可乎?”

答曰:“次年殂隕乃聖上命數所致。”

聖上覆問曰:“命可改乎?”

答曰:“天命十一年太祖患疽(ju第一聲)而殂,乃天命也,天聰十七年太宗無疾而終,亦天命也,蒼天之下,誰人不死,況聖上乎?”

順治十八年,聖上病殂,得其........

********************

這些話或許大多人不太懂,在此我給各位整篇翻譯一下。

順治十七年(1660年),因為誓言(或者是承諾)我觀天象數夜,忽然看見帝星變暗,我當即就稟告了皇上(這皇上便是順治皇帝,全名愛新覺羅福臨。)說起此事,說這是帝王隕落之象。

皇上很是震驚,急忙問我:“我能不死嗎?”

我回答道:“第二年皇上駕崩是您的命數所導致。”

皇上又追問我:“命數可以改嗎?”

我回答道:“天命十一年(1626年),太祖(清太祖努爾哈赤)患癰疽身死(癰疽是一種毒瘡),是天命所定,天聰十七年(1643年),太宗(清太宗皇太極)無疾而終,也是天命所定,蒼天之下,誰能不死?更何況是皇上呢?”

順治十八年,皇上因病而逝,得其.......(後面全是一些鑿痕,完全看不清內容)

石碑上的內容就是這些,海東青也是看得一頭霧水,只能等著我們給他解釋解釋。

“這石碑被人給毀了,後面的字壓根就看不清。”我苦惱的抓著頭髮說道:“得其後面的字全被人用東西給鑿了,到底是啥意思啊.....”

“在石碑滴記載裡,這個餓(我),好像很有本事。”胖叔彈了彈菸灰,疑惑的唸叨著:“順治皇帝信佛.....怎麼會跟個道士社(說)這麼多.....好像他還挺信這道士.....”

“背面好像還有東西,剛我扔出來的時候看見的。”海東青提醒了我們一句,隨即,他便伸手過去掀起了石碑,把石碑的背面展現了在我們眼前。

見到石碑背面的時候我跟胖叔就愣住了。

“這是啥玩意兒?”我疑惑的看著石碑上的三個圓形凹槽,又看了看最後一個圓形凹槽上的一枚凸出來的石珠,細聲嘀咕著:“難道這玩意兒能扣下來?”

一邊嘀咕著,我一邊就把手伸了過去,下意識的扣動了一下石珠,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只聽咚的一聲悶響,石珠猛的就從石碑上脫落了下來,連我都給看愣了。

我好像沒用力吧?這玩意兒咋這麼不牢實呢?!

“四點五十了,天快要亮了。”海東青看著手機提醒道:“我們得抓緊時間把這裡恢復了,要不然來了外人可就麻煩了。”

我點點頭,把石珠撿起來遞給了胖叔,示意讓他先揣兜裡,回去再研究。

這地方雖然離祝家溝有一段距離,可說不準還真有人閒得蛋疼逛到這邊兒來,指不定人閒著沒事幹大晚上出來溜達溜達,正巧就看見我們幹這些違法的事兒了......

“我草....趕緊的吧.....”我忽然想到了自己被警察叔叔和諧的場景,冷不丁的哆嗦了一下,急忙跑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師母她善良又疼人

黎青燃

年代之時光慢

小二不才

觀一方奼紫嫣紅

一小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