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部分,大都督周瑜,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華,今日遇上伯符,當自珍惜!諸君放心好了!”沒過幾天,太史慈帶著數千劉繇的殘兵歸來。

之後,孫策同周瑜一道,領數萬精兵攻打江東各地,或分兵,或合兵。兵鋒所至,無堅不摧。所過之處,安民撫眾,雞犬不驚。有些縣城,百姓並未見過孫策之軍,聽說孫策兵至,皆喪膽而走,官吏也棄城而去。未幾,見孫策軍隊軍紀嚴明,雞犬菜茹,一無所犯,堪稱仁義之師,就又都回來了,並齎牛酒到軍營中勞軍。而孫策、周瑜也以金帛還禮。所俘降卒,願從軍者就從軍,不願從軍者給賞為農。敵方部曲來投誠的,也一律善待,毫無門戶之見。一時間,江東百姓無不稱頌孫策之德,無不慶幸江東有了明主。而士人名流,爭相歸附,一時有了虞翻等眾多名士加入。老百姓見孫策、周瑜年輕英俊,仁厚信義,又撫卹民眾,皆不呼他們為將軍,而親切地以“孫郎”、“周郎”相稱呼。這情景讓周瑜感嘆不已,使他想起在袁術牢中,季原對他說過的那些話,內心常嘆道:“旨哉斯言!對天下黎民百姓而言,江山是否姓劉並不重要!他們要的只是明主明君、仁義之師和富足安康啊!”

這年冬,江北傳來訊息:袁術稱帝了,國號“仲氏”。孫策、周瑜聞知,拍案大怒。他們實在沒有想到袁術竟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儘管各路豪傑都相互兼併,各創事業,與皇帝並無二樣,但名義上都得奉漢室為正統的,都不敢公然稱帝,而袁術竟如此狂妄,實在是可笑又可恨!

孫策怒道:“袁紹地方千里、帶甲之兵百萬;曹操兵精將足,挾有天子,此二人尚不敢稱帝,而他竟然如此膽大妄為!”

周瑜也冷笑道:“此人想必是發了瘋了!此舉必遭天下人所共憤,實在是自取滅亡!”

孫策問周瑜該如何辦?周瑜想了想,道:“伯符不是素欲擺脫此人麼!正好回他一書,斥其無道,就此絕交!玉璽是要不回了,由它去!如何?”

孫策連連點頭道:“公瑾的主意甚好!這就使張昭寫絕交書好了!”

於是喚來張昭。張昭筆走龍蛇,不一刻就寫好書信,痛數袁術稱帝的不當。孫策、周瑜看了,當即封了,令人送往江北袁術處。

不久江北傳來訊息,稱:袁術看了孫策的信,勃然大怒,對眾大臣道:“孫策小兒!借我兵馬在江東起事!今日羽翼豐滿、佔有江東,竟如此狂妄!我定要踏平江東!”眾大臣趕緊勸住,稱北有曹操、袁紹、呂布、劉備諸強,不宜南下江東與孫策較量。袁術才恨恨作罷。

孫策、周瑜領兵呼嘯江東、縱橫三江之間,因兵精糧足、將士用命、百姓擁戴,到建安三年(198年)初春,已先後攻佔了吳郡、會稽等二郡全境共四十餘縣,另有丹陽郡江南片十多縣,清除了嚴白虎、王朗、笮融等割據一方的豪強。不久,豫章太守華歆懾於孫策勢力,送來降書。至此,東南半壁江山四郡六十二縣,除武陵山等山地為一些未歸順的越夷和盜賊盤據之外,俱歸孫策所有。此時距他倆率軍過江尚不足一年。孫策自領會稽太守。以舅舅吳景為丹陽太守,駐曲阿,管轄丹陽江南一片的數縣。以朱治為吳郡太守。從豫章郡中分出廬陵郡,以孫賁為豫章太守,以孫賁之弟孫輔為廬陵太守。定曲阿為自已的將軍府所在地,將太夫人及諸弟妹從江都接到曲阿。然後分拔將士,守住各處隘口。又寫表申報朝庭,結交曹操,派張紘赴許都辦理此事。張紘是嚴陵人,少時曾遊學京都,回本郡後,被舉茂才,推薦為官,不就。後避難江東,與孫策友善。孫策在壽春寄居袁術處時,將住在江都的太夫人和諸弟妹委託他照料。現為正議校尉,和張昭一道,被委以政事。

曹操得到張紘送來的表,知孫策平定江東,連獲四郡,分為五郡,既驚訝又欽佩,連嘆:“獅兒難與爭鋒!”。他有心交好孫策,就表奏獻帝,授孫策以討逆將軍之職,封為吳候。至此,孫策躋身諸豪傑之列。

·12·

耿崢 著

第十二回

探慈父周郎赴許昌 落膽魄劉備投曹操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春四月的一天,孫策與周瑜正在曲阿孫策府中商議領兵肅清山賊和反叛的嚴白虎、王朗等人的餘部,忽有人送來兩封書信。一封是袁術從壽春送給周瑜的,令周瑜速速歸還在歷陽借的三千兵,否則,就治其叔叔周尚的罪。另一封是廬江舒城周夫人派人送給周瑜的。周瑜看了,頓時淚承於睫,原來,信上稱周瑜父親周異病重,要周瑜速往許都探親。

周瑜將信給孫策看了,含淚道:“我與家父多年未見!更未盡孝,原要助兄平了江東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