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抗戰之最強民兵,管他三七二十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一來等他們再見到李柱等人後,竟然又聽李柱說村子以及附近村子的年青人,都想跟李柱他們一樣,上山當民兵。這讓鄧成功欣喜之餘,交待李柱轉告那些願意參加民兵的年青人,告訴他們一旦成為民兵,就意味著將來需要用生命保護村民的生命財產。他不希望那些參加民兵組織的年青人,只是因為好奇或者新鮮感,因為抱著這種念頭的民兵他寧願不要,也不希望浪費自己的jīng力跟時間。
經過二個多月軍事訓練的李柱,雖然跟正規士兵相比還稍顯稚嫩,但以鄧成功對這個時代計程車兵素質瞭解,他敢說此時的李柱除了作戰勇氣跟經驗稍顯不足外,應該可以完勝那些正規軍計程車兵。就說這二個月,李柱等人每人不少於五百發的子彈訓練,就是這個時期普通士兵根本不敢想象的。
臨別時鄧成功交待李柱一定要擔負起民兵小隊長的職責,看好李家莊以及附近幾個村莊的安全。如果碰到小股土匪進村搶劫,在有把握的情況下,鄧成功允許他先打再請示。如果碰到大股的土匪搶掠,他也可以上山尋求支援。當然,鄧成功也很清楚,以他現在區區三十幾人的民兵隊伍,根本不可能組織太大規模的戰役。在人數沒有達到一個正規連隊編制時,他都只能小打小鬧一番。
告別李家莊,鄧成功就讓隨行的一個民兵打頭偵察,如果碰到什麼特殊情況,第一時間向他報告。就這樣,鄧成功一行八人來到這九龍山下最為熱鬧的漿水村解決吃飯問題。畢竟,這一路走下來眾人都有些疲憊,加上習慣了一rì三餐的他們也需要補充些體能。
對於這個在後世成為抗戰教育基地的村莊,鄧成功也很想去看看被喻為抗戰時期人民黨的軍事學院所在地。不過此時,這漿水村也只是因為地處交通要道,做生意的商販較多,除了比一般的村莊要顯得熱鬧些,還遠沒有後世那般規模來的大。
在漿水村轉悠了一圈的鄧成功也沒有多加停頓,直接奔赴下一個目的地邢臺城,這個在華北抗戰歷史上數次被文獻提及的縣城,就是鄧成功一行人的最終目的地。儘管漿水村離邢臺不是很遠,可單靠一雙腳鄧成功一行人還是在天sè漸暗的時候抵達了這裡。
看著這足以一層樓高的古城牆,鄧成功也不由感嘆這縣城的古蘊真是深厚。做為華北地區比較著名的一座縣城,自然少不了此時執政黨的駐軍,而跟這些古城牆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則是,站在城門口那些一點兵樣全無的保安團士兵,正猖狂的向進城的百姓收取所謂的入城費。
對於這些保安團士兵收取所謂的入城費,鄧成功也沒有過多激動,他很清楚這種入城費在某種意義上,是這些保安團士兵的軍晌來源。但說一千道一萬,還是難脫搜刮民財的嫌疑,也難怪後世有人形容此時的執政黨為‘刮民黨’!
今天種什麼果,下次自然收什麼果!對於這話放在國黨身上,只怕再合適不過。為了不過於引人注意,除了鄧成功跟許明遠二人一行後,孫虎將輕機槍綁在一擔柴火中,還是很順利的混進了城中。至於鄧成功等人帶來的槍支,在這些只認錢不認人計程車兵眼皮底下,異常順利的運了進來。
就這樣計程車兵,將來面對小鬼子又怎麼可能不敗呢?
上行下效,從這最簡單的守門就能看出,如今的保安團士兵是何素質。可以說,相比這些士兵,自己訓練的幾十號民兵,隨便抽出一個都要比他們強。也難怪抗戰劇中,老是出現攻打這種保安團時,往往只要消滅他們幾個領頭的軍官,其他人就會很老實的丟槍抱頭蹲在一邊等你抓俘虜。
越想越覺得自己是否有些過於替古人擔憂的鄧成功,搖搖腦袋跟著許明遠來到縣城一家掛著旅舍招牌的飯店。八個人開了四間上房,總共也不過二個大洋還外帶一餐晚飯,從這一點上也能說明,這年頭大洋的購買力還是蠻強的。
第一天抵達邢臺縣府,鄧成功也沒有急著出去逛街,加上晚上的治安查的比較嚴,鄧成功也怕惹上什麼不必要的麻煩。況且在進城住進旅舍後,他從掌櫃那裡已經得知,最近縣城的治安有些混亂,尤其是晚上還不時會響起槍聲。
之所以會變成這樣,跟人民黨派到這裡開展工作的人員脫不了關係。很可惜的是,此時的國黨對於人民黨,那是寧可錯殺三千也不可放過一個的兇狠。這些人民黨成員還不知低調行事,也難怪這些國黨士兵會展開全城大抓捕了。
透過縣城為數不多的報紙,鄧成功知道了歷史上的人民黨長征已經得到了慘勝,此時差不多抵達了後世的革命聖地休生養息。經過萬千磨難的人民黨軍隊,暫時也沒力組織太大規模的反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