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古詩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部分,苦撐危局:周恩來在1967,古詩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嘛!別人不能幹,了不起?這麼神秘,只有少數專家才能幹,你這個外交就這麼難?紅衛兵就不能幹外交?他們說你們方向路線錯了,那陳毅的方向路線倒對了?你們一月份奪權奪了多少權?業務監督權有多少?能監督得了嗎?部黨委班子還沒有動吧?革命不動班子?!這麼大的革命,班子不動還行?為什麼不能動一動班子?”
接見從9時開始,一直持續到11時。
周恩來是在第二天從造反派散發的傳單上得知王力的講話內容的。
王力的講話,矛頭明顯是衝著周恩來來的。但周恩來沒想到王力竟說得這麼露骨。
自從一月奪權風暴發生以來,周恩來在各種場合對外交部群眾組織一再強調:奪權只能奪對文化大革命的領導權,外交業務大權屬於中央,絕不允許奪,只能監督。對業務的監督也是有範圍的,不是全部。
不光是外交業務大權不能奪,中央、國務院各部委的業務權,如財政權、國防權、軍事權、新聞權等都不能奪。
2月份,周恩來還當場下令逮捕了操縱造反派打倒李先念、奪財政部財政大權的財政部某副部長。
對陳毅,周恩來更是一保再保,不同意造反派打倒陳毅。
這些,王力都是知道的。
也許是想要當面問個究竟,周恩來看到王力的講話後,曾提議與康生、王力一談。但康生、王力置之不理。
康生、王力是不敢前來與周恩來談的。他們無法直面周恩來的質問。對此,康生已經領教過一次。
在6月份,康生就向周恩來砍了“一刀”。他在接見外事口造反派的一次講話中,給建國後的外交扣上了“三降一滅”的帽子,說:“我最近看了一些檔案,發現不是三和一少問題,是三降一滅,向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反動派投降,撲滅人民的革命。”
周恩來得知後,非常氣憤,曾當面責問康生:“外交部總的政策不論是我兼外交部長的時候還是陳毅當外交部長,都經過我的手,我都送毛主席看。對外政策基本上是主席講的,我們辦具體事項。”
康生做賊心虛,推說他是指中聯部的王稼祥。
王力不敢同周恩來談,他跑到了陳伯達、江青處彙報。
陳伯達、江青表示:講得好,有點造反派精神。
康生也說:王力的講話符合主席精神。
康生純粹是在假傳“聖旨”。後來,毛澤東在談到王力的“八七講話”時說:“王力的那些談話我也不能說的,我沒有叫他管外交部。”
王力的“八七講話”,並不全是王力在七二0事件的“英雄”的光暈中,被“勝利”衝得不知東南西北的表現,而是急於搶班奪權的野心家在久攻不下的情形下一種迫不及待、孤注一擲、歇斯底里的赤膊上陣。
在王力“八七講話”的煽動下,外交領域的極左思潮越演越烈,外交局勢一度失控。
8月19日,有恃無恐的外交部造反派衝砸外交部政治部,強行封閉所有副部長辦公室,悍然宣佈奪取外交部大權。
4天之後,8月22日,狂熱的造反派又放火焚燒了英國駐華代辦處。
火燒英國代辦處是典型的極左思潮越演越烈的結果。
事件的導火索是一起簡單的勞資糾紛。
1967年5月6日,香港新蒲崗人造塑膠廠的工人上街罷工遊行,要求增加工資。港英當局出動警察驅趕,雙方發生毆打,多名工人被打傷,20多人被逮捕。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英國駐華代辦處被燒(2)
對英國方面的鎮壓行動,周恩來認為,中國政府作出反應是必要的,但基於我國對香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針和政策,又要十分注意鬥爭的方式方法和策略,要注意掌握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要文鬥,不要搞武鬥。武鬥會遭英方鎮壓,且容易被美國利用。
周恩來還對香港工委指出:香港工人可以搞一些臨時的突發性的罷工,不要搞像1925年省港總罷工的形式,因為時代不同了。1925年在香港投資的主要是外商,搞總罷工可以使香港成為死港,而60年代香港的主要投資者是華商,香港百分之七十的日用品和百分之九十的副食品都是我國供應的,如果搞總罷工,日本商人就會去佔領這些市場。另外,搞長期罷工,工人無工資收入,生活要靠國家救濟,這會增加國家財政負擔,對我不利。
然而,在極左思潮的衝擊下,周恩來的指示並沒有得到貫徹,相反,還搞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