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部分,蔣經國傳,月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該市,企圖在葫蘆島登陸的國軍,同樣受阻,陸路進軍,復遭襲擊。

經過多方的阻撓,國軍一直到第二年的春天,始進駐了東北,防守著瀋陽、長春、吉林等幾個主要的點線。可是,蘇軍已和林彪的“民主聯軍”'15'合作,佈置好一個“請君入甕”的陷阱。

根據條約,“在日本投降以後,蘇聯軍隊在三個月內撤完,最多三個月足為完成撤退之期”,十二月三日,應為蘇軍完成撤退之期。中國軍隊預定由十月下旬開始在大連、營口、葫蘆島等港口登陸,另由山海關陸路進軍,但蘇方提議,改遲為第二年二月一日。

限期已屆,馬林諾夫斯基,提出要挾,“謂經濟合作方案未獲協議前,不能預料蘇軍撤退之確實日期。”'16'

蘇軍拒撤,事態明顯,且以治安暴亂作騷擾,迫東北行營自長春往山海關撤退。留下軍事代表團和外交特派公署,繼續交涉。

談判重心,一度移到重慶,十二月初,在長春恢復。蘇方提出“中蘇共營東北工礦一百五十四個單位之要求,並宣告東北之工礦裝置均應視為蘇軍對日作戰之戰利品”。'17'中國的解釋“動產可為戰利品,不動產不能為戰利品,戰利品之名詞僅適用於敵人之作戰武器及軍事直接有關之供應品”。

和蘇聯方面說理,當然無用。據美國國務院的調查,“估計在蘇軍佔領期間.東北工業蒙受損失約達二十億美元。”'18'蔣先生的數字,尤其具體,他說:

“在電力工業方面,相當於東北總髮電量百分之六十五的電力供應裝置被蘇聯拆運而去,此外,鞍山、官原、本溪等鋼鐵工廠裝置的百分之八十被搬走,撫順、本溪、阜新、北票等處煤礦都被劫掠而受害甚大。”'19'

軍調部成立,停戰令下,蘇方態度變本加厲,一九四六年一月十日以後,挑釁事件,接二連三。計有十三日,共軍萬名侵入鞍山,停止錦州以西的供電。十四日,共軍襲擊營口,攻佔盤山。軍調處飛機一架被扣,十五日,國軍運兵車,受蘇軍射擊,十六日保安隊被繳械,張莘夫慘死。

中國方面所受到的委屈、調侃、奚落,難以勝言。重慶所反應的節制、冷靜,令人稱道。一月二十二日,仍派宋美齡偕周至柔、董顯光,飛往長春,向蘇軍表示慰問。蘇方儀隊軍樂,很熱鬧一番,但北極熊的既定方針,永遠不變。

接收受阻,救濟物資,如醫藥衛生裝置等,亦為蘇方所不許。無故凌辱的事,更有多起,如行營賴秉拓少將的座車,持有卡爾洛夫少將的通行證,竟遭蘇軍搶奪他去。

萬不得已,蘇軍撤退,卻和共軍的進攻,密切配合。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三日,蘇軍自四平詭密撤出,當晚林彪的東北聯軍,即取包圍態勢。撤離瀋陽,瀋陽外圍的鐵路橋樑,悉被破壞。

國軍接收長春,蘇軍以鼠疫為藉口。蘇軍撤離,又和共軍串通,炮製四平的把戲。即使溥儀引渡那件小事,亦橫生節枝。

蘇軍終於五月二十三日,撤出國境。國軍一度攻勢凌厲,十九日收復四平,二十一日收復公主嶺,二十三日拂曉收復長春,國軍將領樂觀估汁,哈爾濱旦夕可下。

九個月內,中蘇雙方共舉行二十二次會談。'20'大部的均由經國和董彥平中將,分別參加。

蘇聯一拖再拖的目的,說穿了是在執行斯大林掠奪和扶植中共的圖謀,等一切就緒,拖著蹣跚的步伐,帶著英雄式的微笑,回到蘇維埃自己的國土去。

在東北的辛酸史,經國曾以日記形式,於一九五四年,以《五百零四小時》命名出版。'21'對整個交涉的經緯,裨益不多,他的心態,刻畫頗深。

東北的任務完成,他跟著卸任,回到南京,東北的局勢,敗象畢露。

他的打擊,自然不輕。出關前,那份美妙的藍圖,被撕得粉碎。東北不是他的贛南,原來是個多刺的玫瑰。那批准備跟他一塊兒去闖天下的贛南舊班底,最早計劃的三批北行,由於主帥後撤,只好相顧失色,留在中原,徐謀他舉了。

美國軍事專家魏德邁將軍的諍言,'22'東北是守不住的。關外幅員那麼大,把國軍精銳,送到敵人的虎口,物資的消耗,兵力的分散,和戰線拉得那麼長,都犯著兵家的大忌。但是,蔣先生卻一口堅持著東北不保,華北垂危的唇齒軍事觀,結果,一副血本,三兩年間,被林彪的七次攻勢,輸得精光。

軍事以外的因素,更不計其數,刊在《觀察週刊》的一篇文章,可以在此作為註腳。

“勝利之初,東北有五十萬久經組訓的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