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阿里巴巴神話:馬雲的美麗新世界,紅色風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來,輕聲伴唱……那樣的歲月很難忘。

馬雲時常提醒大家:你們必須提高自己,否則就會被淘汰。於是,晚上就開起了英語課,馬雲親自為大家講課。

那時的分工是:孫彤宇負責網站建設和推廣,吳泳銘和周越紅負責技術,樓文勝負責策劃文案,謝世煌負責財務,張英和彭蕾負責行政和服務,其他人則做網站編輯。因為人手少,分工很初步,多數人都是一人負責好幾攤。

艱難時期的馬雲,依然抹不掉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有時他會拿著一串鑰匙對大家說:你們可以想象這就是你們在法國莊園寶馬車庫的鑰匙。他永遠在做夢,也沒忘了不斷給大家做夢的機會。

最難的是與EDI的磨合。

馬雲繼續遊說EDI建網際網路。幾個月後,EDI成立了合資的國富通訊息發展有限公司,馬雲雖然在公司佔有股份,實際上還是每月拿工資。

國富通成立後搬到了崇文門的新世界飯店,馬雲也帶隊到新世界上班。部裡的官方網站只留下韓敏一個人,其他都是EDI資訊中心調過去的人。突然離開團隊,韓敏有些孤獨。每天下班,她都從長安街走到新世界,然後和大家一起回家。

馬雲團隊在北京的一年多里,成功地推出了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中國技術出###易會、中國招商、網上廣交會和中國外經貿等一系列站點。其中,外經貿部站點成為國內部委中最早上網的政府站點,也是1999年中國“政府上網工程”的推薦優秀站點;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是中國政府首次組織的網際網路上的大型電子商務實踐,被當時的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稱為“永不落幕的交易會”。同時,馬雲還與雅虎楊致遠合作,使國富通成為雅虎在中國的獨家廣告代理。

實際上,北京團隊的任務是兩大塊:一塊是外經貿部官方網站(是個大內網),開始大家一起做,後來留下韓敏一個人;一塊是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在網際網路上),這塊是馬雲真心想做的。中國商品交易市場也是收費的,收費的辦法是外經貿部在各地建立代表處,然後代表處把當地中小企業放在網上。實踐證明,因為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是網際網路,因而企業上網很踴躍,網站很快就盈利了。

馬雲團隊的北京二次創業,業績是很明顯的:國富通和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站,都是當年建立當年盈利,而且純利高達287萬元。

北京的二次創業似乎是成功的。新公司和新網站勢頭不錯,工資很高,團隊很團結,大家很開心。

但馬雲不開心。馬雲也沒有成功的感覺。

1998年年底,馬雲突然向大家宣佈:我要回杭州了!

告別長城

馬雲為何不開心?馬雲為何鬱悶?似乎沒人知曉他的重重心事和紛亂思緒。

中國黃頁和杭州信通的合作,其實質是馬雲被“招安”。那一次是為了資金。

馬雲團隊與EDI的合作,其實質是馬雲二次被招安。這一次是為了平臺。

折騰了快五年,馬雲始終未能擺脫政府的控制。這五年,馬雲就像孫猴子,而政府就像如來佛。

馬雲太超前了。他做的畢竟是網路產業而不是傳統產業。一個民營企業的成功是需要環境和時機的,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一個也不能少。可惜當時馬雲有的只是人和。在網際網路領域,1998年前的中國,根本不存在民營網路公司生存和發展的土壤和氣候,根本不可能誕生中國的雅虎!時勢比人強。無論是誰都不行,就算你是齊天大聖也不行。馬雲不行,張樹新也不行。

因此1998年以前的馬雲,失敗是必然,成功倒是不可思議。中國的入口網站出現在1998年也是歷史的必然,是因為直到那一年中國政府才開放網路產業。試想如果1998年,政府依然管制,不允許網站出現新聞,中國人還能見著新浪、搜狐的蹤影嗎?

“我要創辦全世界最好的公司”(3)

當史家回顧這段歷史時,必然會發出這樣的感慨:王志東、張朝陽、丁磊是應運而生;馬雲、張樹新則是生不逢時!

馬雲加盟EDI不久就發現,這不是他的公司,而是政府的公司。無論是EDI還是國富通,都不是讓馬雲自由馳騁的平臺。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種思維兩種模式的衝突日見明顯,商人和官員的衝突日見劇烈。

儘管EDI給了馬雲很高的禮遇,很高的職務,很高的薪金,但馬雲心裡清楚:他不過就是一個做網站的高階打工仔。他和他的北京團隊一直都是外經貿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殤

泰達魔王

仕途沉浮

莊無魚

絕品醫生

痛罰

寵妻之老公太霸道

靜默成繭

將遇良才

青澀春天

奈何公主想嫁我

陌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