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靈一把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五章 黃泉鬼樹,鬼喘氣,邪靈一把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將砍下的人頭丟到一邊,心裡也覺得噁心,但這事兒不幹不行,說道:“這地方陰煞之氣太重,最易起屍,咱們小心為上,還有,死者為大這四個字,你就別提了,忘記咱們是幹嘛的了?”豆腐訕訕的摸了摸鼻子,對著揭安和他兒子的無頭屍唸了句阿彌陀佛。
眾人也不欲在此地多待,無奈人人負傷,只能就地先清理傷口。這洞裡沒有水,一番折騰下來,清水也用了個七七八八,我上半身被顧大美女裹了十幾圈繃帶,就差沒被裹成木乃伊了。眾人喝了些水,這才覺得嘴裡的血腥味兒淡了不少,緊接著便打起燈光,開始探查這個洞窟的環境。這一看,我發現這個洞窟成長方形,挺大的,洞窟之上便是琊山寶殿青色的地磚,豆腐說:“莫非這下面,就是吳堰師當年挖出的地方?”
顓瑞不冷不熱的說道:“有可能,好好找一找,周圍必然會有線索。”我們一路打著燈,順著洞窟的走勢往前走,越往前,人工開鑿的痕跡就越明顯,約摸兩百米開外,地勢逐漸向下,變得有些陡峭起來。
這會兒是顓瑞走在最前頭,我之前體力消耗太大,這會兒也懶得當出頭鳥,和豆腐與顧文敏慢悠悠的走在後面。這裡的地勢不太好,腳下碎石很多,稍不留神便會滑一跤,視線所及的盡頭,地勢逐漸往下,眾人彷彿正在走入一個深不見底的深谷。
原本我們頭頂之上的青磚,也逐漸被山石代替,我明白,現在已經是真正走出了琊山寶殿的範圍,這個洞窟,八成就是吳堰師當年開鑿出來的,或許正是通向那黃泉鬼樹,茲木古國的道路。
行走中,顧文敏奇怪道:“揭安將九陰養魂局佈置在此處,必然是探過這個地方的,他為何不試著去找那七盞燈試一試?至少比九陰養魂局要簡單的多吧?”
豆腐揣測說:“或許他曾經尋找過,但失敗了?你想,連鬼王他們那麼牛逼的一批人,都有去無回,揭安老頭又不傻,肯定沒那個膽子。”
此刻想太多也是無益,我沒有加入二人的話題,而是仔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試圖尋找出爺爺他們一行人的蛛絲馬跡,就在此時,走在前頭的顓瑞三人猛然停下了腳步,緊接著,便一動不動的站在原地,彷彿發現了什麼。
我不由得快步上前,朝前一看,一時也愣住了。
只見我們的前方,有一個碩大的樹根,四面左右深深扎入了周圍的泥土和山石之中,上面的樹根更是直接長入了頭頂的石壁中,恰如一顆鏤空的圓球矗立在我們眼前。而樹根之下,便是烏黑髮亮的巨大樹幹,筆直的插入地底,樹幹上枝椏橫陳,留出了很多中空地帶,一眼往下望,下方黑黝黝一片,竟然難以窺到底。
我腦海裡霎時冒出一個詞:黃泉鬼樹!
就是它!
此刻,眾人就如同處於一個漏斗的邊緣,而漏斗的中央,便是這棵古怪的巨樹,黑沉沉的,散發著烏光,僅樹根,便比人的腰身還要粗壯,我們身處樹根所籠罩的邊緣,如同幾隻小蟲闖入了熱帶雨林似的,巨大和渺小的對比,讓人心神大震。
我最先回過神來,因為相比去為這棵古怪的巨樹震驚,我更願意去尋找爺爺一行人的線索,目光在周圍碩大的樹根上掃視一圈後,猛然便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記號,一個叉,下面落款一個變形字。
顧文敏也發現了,壓低聲音說:“看來陳老爺子他們當年應該是順著樹下去了。”
顓吉嘶了一聲,順著樹幹往下張望,對著深不見底的‘漏斗’說:“知道這玩意兒為什麼叫黃泉鬼樹嗎?據說茲木國的人都是惡鬼所變,他們就是靠著這棵長入黃泉的鬼樹來往於地府和人間的,你們說,這樹的最底下,是什麼地方?”
豆腐最不經嚇,聞言結巴道:“難道是地、地獄?媽啊,我知道陳老爺子他們為什麼消失了,合著他們跑地獄裡去了!”
我輕踹了他一腳,罵道:“別犯慫,我的臉都被你丟光了,我看這棵樹八成是上古時期的古樹,由於地質運動,所以倒栽著被埋進了土地,你看,它通體漆黑,不腐不爛的模樣,是不是很像烏木?”
民間所說的烏木,又稱陰沉木,是楠木、紅椿、麻柳等樹木因自然災害埋入淤泥中,在缺氧、高壓狀態下,經過長達成千上萬年的碳化過程形成的,陰沉木古往今來,都貴比黃金,常被用來製作成傢俱擺件等。當然,如此貴重的擺件,也只有帝王將相才能消受的起,除此之外,陰沉木還是極品的棺木材料,防蟲防潮防腐,沉入水中千萬年都不會腐壞,神奇之極,因此挖蘑菇的俗語中,又有這麼一說:生死不過崑崙木,萬載一具陰沉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