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靈一把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助火室,鬼喘氣,邪靈一把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咱們要找的不是火,而是那條地道。”

為了節約時間,我也不多言,一邊說一邊往下。這裡的石臺足有半米高,人下石階時得屈著身體。這座沉寂了兩千多年的地下建築,有著秦朝特有的簡潔和大氣,粗糙的石階看不見任何紋飾,但層層疊疊,向下蔓延,給人一種無窮無盡之感,身處其中,我們就像幾隻小螞蟻一樣。

一邊往下,我一邊估算著深度,大約足足二十米左右,我們才下到了底部。這倒扣的金字塔,底部呈正方形,沒有別的多餘事物,正中央的位置,有一口巨大的鼎,足足有三米高,通體漆黑,三足雙耳,刻著團雲螭龍。那龍和現在的五爪金龍不一樣,無角無須,無爪無鱗,是比較早期的龍形。

大鼎上方的鼎蓋是什麼樣子我們看不清楚,不過這鼎顯然就是用來升火的,頂蓋必定是鏤空的,這樣內中火才能燒起來。

林教授只看了一眼,便說:“確實是秦時的風格,只不過有一點兒不太對勁……”吳思冬畢竟是專業的,除了爭風吃醋,也有兩把刷子,說道:“要造這麼大一口鼎不是容易的事,要知道,這裡是日本地界,在兩千多年前,還是未開化的地方。”

顧文敏推測說:“如果徐福真的帶人在日本定居下來,那麼肯定會開礦,鑄造這麼一口大鼎也不是沒有可能。”

林教授點了點頭,說:“顧警官說的也有道理。”他一邊說,一邊交代吳思冬和段菲拿出相機對鼎的區域性進行拍照,這就是考古隊的風格,即便不能把東西帶出去,也得留著照片或拓本研究研究。趁著這幾人在拍照片時,我們其餘人分散開來,尋找那條通往三山陵墓的‘火道’。

這條火道並沒有遮遮掩掩,就矗立在南邊兒,一扇石門,石門緊閉,一推之下紋絲不動,顯然後面有自來石。不過這石門和我們在別處所見有不同,石門並非真正密封的,兩邊兒都打了很多孔洞,透過孔洞,還能瞧見石門後面的情形,那後面是一條筆直向前的通道。

豆腐覺得奇怪,將手指插進石門大大小小的洞裡摸索,說道:“開這麼多洞幹什麼?”忽然,他盯著其中一個洞口,眼睛一眨不眨,似乎有什麼發現。

我不由將目光移到那上面,卻見那個洞口,直徑大約有三指寬,除了大小和周圍的不一樣以外,到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於是我問豆腐究竟發現了什麼。他看了看洞口,又看了看自己的褲襠,露出一幅‘破案了’的表情,說:“原來如此。”

我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愣了一會兒才明白這小子在想什麼,差點兒被氣死,一腳將他從門邊兒踹開,說:“讓你平時多看點兒正經東西你不聽,整日裡就抱著日本的碟片兒,現在滿腦子都是齷齪思想。這些洞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意義深遠,包羅永珍,你***瞎琢磨什麼。”

豆腐捂著屁股一臉委屈,道:“幾個洞,還意義深遠,包羅永珍,你就扯吧,你不就是想踹我嗎,還要找這麼冠冕堂皇的藉口。姓陳的我告訴你,兔子急了也會咬人的,親兄弟也會反目的,你今天要說不出個一二三來,我肯定要報這一腳之仇。”

我說:“好,既然你要聽,那我就給你講。你看這門上的洞,它們的排列順序是什麼?”

豆腐一臉疑狐,但也轉頭仔細觀察,片刻後眼睛一亮,說:“上下左右,加起來都等於十,數字越小,洞口越大,中間是五個,最上面是一和九……咦,我好像在哪兒見過。”豆腐埋頭思索片刻,猛然一拍腦門兒,說:“我想起來了,是你爺爺的工作筆記本上有,叫什麼來著?河圖還是洛書?”

我平日裡抱著爺爺的筆記本研究時,豆腐偶爾會跟著看,但他沒耐心,一般看個幾眼就會不見人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之戲精宿主嬌又媚

入夢三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