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部分,皇牌農女,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媽,你覺得我這個廚房怎麼樣?”
元媽是個廚藝高手,也稱得上美食家,跟她這個吃貨一樣,對廚房都有種特殊的感情,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整潔有序、方便得用的地方。只是不願意把誇讚的字眼掛在嘴上罷了。
嗔了她一眼,便轉身去細細打量,見每一個鍋灶下面都有兩到三個灶膛,心下好奇,“丫頭。你掏這麼多灶洞做什麼?”
“上面的灶膛是為了調節火候的,最下面的一排灶膛,是出灰口和通風口。”因為這個時代還沒有雙灶膛的概念,葉知秋仔細地給她解釋了這種灶膛的好處,“空氣從下面進到灶膛,柴草燃燒得徹底,不容易倒煙。”
元媽瞭然地點了點頭。又問:“那旁邊這兩塊鐵板又是做什麼用的?”
“這是活動擋板。”葉知秋比劃著給她解說,“每個灶臺後面都有兩個出煙口,上面一個直接連向煙囪,下面一個連向房間地下的煙道。
天暖的時候堵住下面的出煙口,燒火產生的煙直接走煙囪;天冷的時候,堵住上面的出煙口。煙就會透過房間地面下的煙道,產生地熱,屋子就會很暖和。
煙道是迴環式的,在地下走一圈,最後還是透過煙囪排出去。廂房那邊也有地暖。道理是一樣的。”
這是一種比較老的地暖,也是她目前唯一能做到一種地暖。搬家之前她試過一次,效果雖然不如水管式地暖明顯,可總比生爐子和炭盆、時刻防備一氧化碳中毒來得好。
聽她說完,元媽少見地露出驚訝之色,“你這丫頭哪來這麼多鬼點子?”
葉知秋不好跟她解釋這個問題,謙虛地笑道:“不全是我的功勞,我只提供了想法,是多祿大哥跟大家一塊兒研究出來的。”
說起來,多祿在建築方面的確很有天賦,罐頭作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