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8部分,皇牌農女,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往心裡去!”

“知秋明白。”葉知秋微笑地回話,“一家人哪有不吵鬧的?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嘛。”

“可不就是這麼個理兒嗎?”穆皇后自欺欺人地遮掩過去,便轉而詢問葉知秋和莎娜今年幾歲了,家裡都有什麼人,都做些什麼。

待兩人一一回答了,笑著轉向梁太后,“母后,我瞧這孩子舉止大方,進退得體,絲毫不似傳聞之中的農戶女子那般粗鄙、不懂規矩,倒像是悉心養在深閨的女兒,您看呢?”

這幾日,梁太后正在為梁國舅私徵賦稅的事情煩惱,聽聞京府已經開始著手取證了,心裡火急火燎的,找鳳帝談了兩次,並沒有從他口中探到“寬大處理”之類的口風。

梁國舅被軟禁在府裡,外面的人進不去,裡面的人出不來,想問問情況都不行。老太后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總覺得她那老弟弟要出大事。

事情還沒有定論,而且是她那老弟弟有錯在先,她不能怨怪鳳帝不講情面,便將滿腔的憂慮化作怒氣,記在了葉知秋的頭上。

如果不是這村姑一心攀龍附鳳,搭上九皇子,皇帝就不會出巡到清陽府去,就不會碰見農戶攔駕告御狀,也就不會責令京府知府詳加調查了。

今天這老太太憋足了勁兒想要挑錯抓短,好藉著由頭教訓教訓這不知天高地厚的丫頭。可她沒有料到的是,一個農家女居然有著不輸大家閨秀的神采和氣度。

一言一行都謹守規矩,從進門到現在,該看的看,不該看的連眼角都不曾多捎一下,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一個字也不多說。挑不出一丁點兒的錯處。

本來就窩火,聽穆皇后不住地誇讚,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乜斜了眼睛瞟著葉知秋,“識字嗎?”

“回太后娘娘,識得一些。”葉知秋恭敬地答道。

梁太后冷哼一聲,“女孩兒家又不用參加科考,識那麼多字做什麼?看得懂《女戒》、《女訓》就罷了。就是因為識字太多了,有些女人的心才變大了,忘了自己的本分。”

這話不好接茬。接了就等於承認自己是那個心大忘本的,滿屋子的女人都低頭不語,葉知秋更是識趣地閉緊了嘴巴。

莎娜聽得一頭霧水,目光在葉知秋、穆皇后和梁太后臉上來回打轉。

“你都會做什麼?”梁太后接著問道。

“回太后娘娘,民女會種地。”葉知秋老老實實地答。

她不會吟詩作對,彈琴下棋也一竅不通,唯一還算精的就是作畫。不過她的畫在這些人眼中恐怕都是上不得檯面的東西,還是不要拿出來自取其辱好。

但凡可以現場演示的,都會不得。農女當然會種地。她們總不會讓她在這裡種給她們看吧?

梁太后聽了這個答案,眼底閃過一抹怒意。坐在下首的鳳玥生怕葉知秋吃虧,忙接話道:“皇祖母,您不是喜歡侍弄花草嗎?知秋可是這方面的行家。待會兒叫她過去給您瞧瞧,說不定能幫您鼓搗出什麼新花樣來呢。”

“七公主,瞧你這話說的。”寧妃不甘寂寞,又一次搶過話頭。“太后娘娘侍弄花草幾十年了,說是花草的老祖宗也不為過,難道還不如一個小丫頭?

再說了。太后娘娘那兒的花草哪一樣不珍貴,都是她老人家像孩子一樣辛苦養大的寶貝。這要是不小心磕了碰了弄壞了,不是往太后娘娘心尖上扎針嗎?”

葉知秋知道這位寧妃娘娘是四皇子的生母,也是聞夫人的姑家表姐。按理來說,她跟這位娘娘之間沒什麼利益衝突,她不明白這人為何處處針對她。

雖然她不想惹事,可也不願被人當作軟柿子捏來捏去,於是眼睛看著梁太后,微笑地道:“民女也聽說太后娘娘喜愛花草,這次過來特地帶了些稀奇的花種。

有幾樣是我們那裡的花農培育出來的,都是尋常的品種,經過嫁接改良,有的能開出特殊顏色的花,有的一株上面能開出幾個顏色的花。

還有幾樣是民女的一位番商朋友從番國倒騰過來的,咱們華楚國沒有,名字很好聽。

其中一種名字是康乃馨,花色多樣,鮮豔美麗,氣味芬芳,寓意健康和美好的祝願。番邦有一個節日叫作母親節,每到這一天,子女都會採摘一束康乃馨,獻給自己的母親表示感謝。

還有一種名字是薰衣草,是一種天然的香料,味道清香肅爽。晾乾之後可以拿來填裝香包、枕頭,製成香精、香皂,還可以入茶,有美容抑菌的效用。”

這個時代應該還沒有母親節,葉知秋這麼說不過是為了添個彩頭,讓老太后心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