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部分,股王兵法之股市博弈,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手是指宏觀經濟政策對股市的調控。近年股市時時可見政策調控的痕跡,股指猶如孫猴子,雖可上躥下跳,但始終脫離不了“政策”這個如來佛的手心,政策性利好可以使股指如衛星上天,政策性利空又可使股指如雞毛落地,造成了股指巨幅振盪。在這冰點與沸點輪換、漲停與跌停交替的振盪行情中,如果不掌握正確的操作策略,就會在股市中一敗塗地。
第一節 經濟政策及股市週期
筆者先談一下經濟週期的定義。中國最早實行的是計劃經濟,一切都是國家計劃好的,不會在經濟執行中出現蕭條、高漲。但是改革開放市場化以後,經濟都是在波動中發展的。人們對經濟週期看法很多,筆者所使用的概念是最簡單、最實際的,經濟週期就是GDP增長率,用它的波動來表示。中國的GDP跟外國的GDP實際上不太相同,中國的GDP每年的增長率都很高,在世界名列前茅,發達國家的GDP增長率即使經濟狀況再好,增長3%、4%就相當了不起了,因此國內外有些學者說中國的GDP是假的、有水分的。如果有水分我們還怎麼研究呢?筆者認為,中國的GDP跟外國的GDP是不同的,因為統計的方法不同。中國的GDP是生產法統計的,各行各業生產的東西不管是否賣出,是否積壓,只要生產出來就算。外國則是按照銷售法統計,東西生產出來,賣掉了,價值實現了才算收入,因此,中國的數字要高一些。
經濟週期,在它的波動中週期一般都是比較長的,一般來講有復甦期、繁榮期、衰退期等等這些不同的階段,復甦和繁榮又可以概括為擴張期,衰退可以概括為收縮期,而且在經濟週期執行的時候,它又有低谷點、高峰點。第二個層面的政策是什麼呢?是為大政方針服務的,宏觀調控政策,具體講就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為了貫徹落實大政方針,必須要透過一定的手段,主要是政策手段,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宏觀調控主要是控制貨幣供應量。當市場過熱達到高峰點時,就擰緊水龍頭——緊縮銀根,銀行資金是隻收不貸;隨著市場貨幣供應量的減少,投資過熱就會得到控制。當市場低迷進入低谷點時,就開啟水龍頭,增加貨幣供應量,市場就會慢慢啟動。例如:2004年4月,政府認為投資過熱了,就採用了擰緊水龍頭——緊縮銀根的政策,於是股市就開始下跌,2007年下半年中央的緊縮銀根政策;央行從2007年底2008年不不停地提高存款準備金;2008股市從6124點上方跌到2370點。這就是經濟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再往下的層面,實際上有很多層面,比如說第三個層面,如小政策、股市政策,股市政策下面還有很多政策,上市公司的政策、股市發行的政策、券商的政策等等。這個政策體系有很多的層面,但是它有一個類似的規律,那就是在政策體系中,共同的規律是什麼。大政策決定小政策,小政策是為大政策服務。如果聯絡實際把它理解透了,那非常重要。在我們研究股市、炒股票的時候,這對於理解很多股市的問題有幫助。雖然大小政策之間存在這種基本關係,但是並不排除在一定的階段、在一定的時間,小政策可能背離大的政策方向,舉個例子,1996年開始,我們的宏觀調控政策實際上逐漸趨松,適度偏緊,收緊的程度偏小,而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實際上是在趨松,1996年整個宏觀政策是趨松的,所以股市有暴漲的行情。到了12月中旬,小政策在宏觀政策放鬆的背景下,股市政策突然收緊,背離了大政策方向,使股市連著打跌停板,一個星期就從1250點一下就砸到了860多點,所以並不排除這種情況。但是從長期來看,小政策必定是為大政策服務的,從長期講小政策必定是要順應大政策方向,小政策馬上變了,從極度收緊,甚至用《人民日報》社論的辦法,把股市調下來以後,股市政策又趨鬆了,又順應了宏觀大政策,所以才引發了1997年上半年的一輪更大的爆炸式的股市上漲,因為從長期來講,小政策必定是為大政策服務的,不能總是背離大政策,所以要注意這個基本關係,對於研究股市、研究經濟、研究市場經營都非常重要。
那麼,什麼是股市週期?就是股票市場長期的升勢與長期的跌勢交替出現、不斷迴圈反覆的過程。因為股市每隔若干年就持續地上升,有上升有回撥,大方向是持續的上升,但是每隔若干年可能又持續地下降,在下降過程中,有反彈,大趨勢可能一直往下走。所以說判斷股市的週期是上升還是下跌非常重要,如果你認為現在實際是下降的過程,投資者應該怎麼做?要趕緊從股市退出,有反彈也不要理它,別貪圖它那短期的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