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河神·鬼水怪談,撲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拿到當鋪裡當掉,換幾個錢買二斤海貨回家解饞,這樣的人家,在天津衛不算不會過日子。

他們倆有時候替人家操持白事兒,逮住機會混吃混喝,偶爾也能解解饞,但還是覺得缺嘴,丁卯年輕沒出息,一看菜好,忍不住多喝了幾碗,眼花耳熱之餘,嘴上就沒把門的了,也不管認識不認識,逮誰跟誰胡吹亂侃,舌頭都短了半截,他跟旁邊一個胖和尚說:“咱倆得走一個啊,不為別的,就為了咱倆關係不一般,我的妻侄兒是你表弟,你表弟的姑媽是我媳婦。”

胖和尚也沒少喝,讓丁卯給繞懵了,認不出這位撒紙錢的是誰,奇道:“阿彌陀佛,施主究竟是貧僧的什麼人吶?”

丁卯笑道:“我是你親爹唄。”

那胖和尚怒道:“我那個缺了八輩兒德的親爹,早讓黃土埋了,你算哪根兒蔥啊?”

郭師傅同樣沒少喝,好在意識還算清醒,聽丁卯在那說胡話八道佔出家人的便宜,趕緊勸阻,免得鬧出事兒來丟人現眼。

這位胖和尚,本名李大愣,法號順口叫圓通,現在一提這名號,知道的是法號,不知道還以為是送快遞的,他也不是省油的燈,屬於來路不明混進廟裡的酒肉和尚,天津衛這地方市面兒繁榮,養下一些不務正業的社會閒散人員,個個好逸惡勞,一天一個現在,家裡要房沒房,要地沒地,全部家當只有一套衣服,他這種人再怎麼窮,也有套像模像樣的衣服,穿著出門叫開逛,也叫逛衣,全指這身行頭招搖撞騙,家裡失火他不怕,如果摔進水溝髒了衣服,可心疼得不得了,比如這位李大愣,有件僧袍袈裟,剃了個光頭,颳得鋥亮,腦袋頂上點幾個香疤,遇上白事出殯,他就冒充和尚去給人家唸經,討兩個錢混一頓吃喝。

李大愣同樣喝得臉紅脖子粗,正待跟丁卯分個高低,一看旁邊勸架的這個人眼熟,說道:“哎呦,這不是河神郭二爺嗎?”趕忙站起身來,抱拳行禮。

郭師傅心想這是什麼和尚,穿著僧袍胡吃海喝,居然還抱拳行禮,可能也是個混白事會的,當即還禮,跟胖和尚李大愣隨口聊了幾句。

周圍那些人一聽是巡河隊的郭師傅,紛紛過來敬酒,這叫“人的名,樹的影”,前些天三岔河口撈出一具女屍,女屍身上長滿了深綠色的河苔,五花大綁捆在生鐵坨子上,沉到河底不知多少年了,這件事在城裡傳得沸沸揚揚,婦孺皆知,在座之人都說河神郭師傅有本事,不愧是保佑地方平安的“河神”。

郭師傅往常人緣就好,他說話詼諧風趣,走到哪都能招攏一群人聽他說話,可他最怕別人提“河神”倆字,聞言連連搖手,不敢當此稱呼,看此刻天色不早,吃飽喝足,該拿的犒勞也拿了,跟同席的人們應酬幾句,帶著師弟丁卯起身告辭,從婁家莊往城西他們住的地方走,這趟可不近,倆人酒後走這條夜路,黑燈瞎火的走錯了道,不知不覺走到一大片瓦房當中的馬路上,此地叫魏家瓦房,又叫魏家墳,是城南最邪行的地方。

清末以來,城區的規模擴得很大,馬路兩旁大多裝有線杆電燈,貧民區雖然沒有現在這麼亮,但完全能看清路,大片大片的平房,被馬路衚衕分割得支離破碎,除了老城裡那一塊地方坐北朝南,天津衛周圍的民宅和馬路,沒有東西南北這麼一說,馬路和衚衕全是斜的,不認識路的人進來,如同走進迷宮。

外地人到北京打聽道兒,想去哪,怎麼走,北京人指路很簡單,往北往南,讓問路的人一聽就能明白,這和北京城的格局有關,四九城的建築物全是坐北朝南,有幾條斜街也不多,天津衛正相反,您要問路,可別跟天津人說東西南北,沒幾個人分得清,一般東西走向為道,南北走向為路,橫道豎路,比如一說某某路,從地名上看,應當是一條南北向的馬路,但這個方向並不準確,舊天津衛的道路賽過蜘蛛網,這跟河流分佈以及各國劃分租借地有關,民國年間城南還沒有那麼多高樓大廈,電燈路燈也少,好在沒幾條死胡,你穿街過巷,只要不把大致方向搞錯了,也不至於迷路。

郭師傅和丁卯這頓酒,從下午喝到天黑才回家,兩個人腳底下沒根,一步三晃,只好在半路停下來醒酒,等到明白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坐在路邊,大馬路上黑燈瞎火,除了他們倆一個人也沒有,周圍有很多平房,房屋高低錯落,路旁有電線杆子也有樹,路燈全都不亮,看起來像是在城裡,但附近一片死寂,成片的平房全是空屋,附近隱隱約約有股死屍身上的臭味。

這麼一大片平房,全部斷了電,所有的房屋和路燈都不亮,天上只有朦朧的月光,那些房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是處青山

抵制日貨

九黎軒轅錄

沸點123

機遇與抉擇

精靈王

姐不是病貓

天涯人小小

呵呵噠![穿書]

瘋狂熱線

病書生

希望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