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燈和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二章 十二幅畫,超品相師,九燈和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普通士兵,當然這是指的在冷兵器的時代。

五百個四品相師的威力,絕對不是一加一那麼簡單,如果再配合上一些陣法,用一句不過分的話來說,那就是殺神弒佛都有可能。

第八副畫和第九副畫都是在訓練道兵,秦宇接著看向第十副畫,這幅畫有兩個人,一個太監模樣的人,還有一個就是皇帝,太監穿上了龍袍吊在了一顆樹上,而那皇帝則在樹下看著太監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這副畫的意思是說一位皇帝讓太監假扮自己在樹上自殺吊死,而皇帝自己卻金蟬脫殼跑了。”

秦宇的腦海中靈光一閃,歷史上吊死的皇帝只有那一位,那就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

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帶領著一些妃子在梅山自殺吊死,而如果按照這畫中表達的訊息,崇禎皇帝沒有上吊自殺,而是用一個老太監給自己頂了包,他本人則是逃走了。

秦宇在第十副壁畫前停下了腳步,他開始把前面十副畫傳遞的訊息都在腦海裡整理起來,畫裡的皇帝是崇禎已經無疑,而那位將軍也就是旱魃的身份秦宇在心裡也有了一個底,崇禎皇帝因為某種原因讓旱魃幫他訓練道兵,而為了不洩露這個秘密,崇禎皇帝假意處死了旱魃,而秦宇心裡對旱魃的身份會有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崇禎處死的將軍,最有名的就是那一位了,按照壁畫上的訊息,旱魃和崇禎皇帝都是假死,可旱魃假死是為了訓練道兵的秘密不被暴露出去,可崇禎皇帝為什麼要選擇假死?

知道了崇禎皇帝手裡握有五百道兵,秦宇可不認為憑闖王李自成的那些農民兵真的就可以攻破京城,想到這,秦宇心裡有一個疑惑浮上腦海:擁有五百道兵的崇禎皇帝為何寧願看著江山被別人奪去,甚至自己都要裝死,消失在世人面前,也不願意暴露那五百道兵。

秦宇回憶起史書中關於崇禎皇帝的記載,崇禎皇帝是一位生活節儉,勤於政事,年輕有為的皇帝,剛一繼位就剷除了閹黨魏忠賢,此後又下罪己詔,可以說在明朝的諸位奇葩皇帝中,論做皇帝的合格度,崇禎皇帝絕對可以排得上前五。

很多歷史學家研究民朝滅亡的原因,有一個原因是眾人公認的,那就是崇禎皇帝的運氣實在是太背了,從他繼位以來,民間是天災不斷。

《漢南續郡志》記中記載:“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連續十四年旱災讓得百姓民不聊生,這才紛紛起義,而旱災過後又是一場瘟疫,死人棄孩,盈河塞路,到處都是死人,可以說明朝的滅亡有一半的原因是這些自然災難引起的。

“等等!”秦宇突然打斷了自己的思緒,自語道:“旱災,旱魃,這兩者之間是不是有某種聯絡?”

“旱魃一出,赤地千里,而偏偏這麼巧,崇禎皇帝在位期間就又連續十四年大旱。”

這讓他不得不懷疑兩者之間是否是有什麼關係,秦宇的眼瞳突然急驟收縮:“要是真有聯絡的話,那崇禎皇帝的圖謀……”

秦宇信奉一句話,有野心的人會捨棄全部的身家那是為了博得一個更大的身家,作為皇帝,尤其是崇禎這樣勤政的皇帝,要說沒有野心是不可能的,那麼崇禎製造了一場大旱,不顧百姓黎民的生死,還願意把祖宗的江山基業給丟掉,那麼他圖謀的東西在他自己的眼裡肯定是要比江山更重要。

在皇帝眼中,比江山更重要的是什麼,秦宇在第十一副畫中找到了答案,其實,想到這裡,秦宇心裡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猜測了。

秦始皇功震*,千古一帝,收天下之兵,鑄以金人十二,可最後還是不甘心,他求的是什麼,長生,而崇禎皇帝也和秦始皇一樣,走上了求長生之路。

第十一副畫中出現了青色石門,秦宇已經是第三次見到這青色石門了,山神的記憶中,陰間的畫面,再加上現在的這第十一副畫裡。

青色的石門開啟,老道再次出現,背對著崇禎皇帝,站在石門前,而崇禎皇帝則帶著五百道兵浩浩蕩蕩的走進了青色石門中,從畫中的表情可以看出,崇禎皇帝的臉上帶著激動和決然的神色,顯然,為了求得長生,他已經沒有退路了,國都亡了,只剩下這五百道兵了,必須要謀得長生之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扼虛空

圈圈

戀君心之美人如花隔雲端

醉夢笙

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應該沒問題(主排球)

二無

第一狂妃:廢柴三小姐

豆娘

花開春暖

童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