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9章 構思新作,大畫家,醛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苑說完站了起來,從行禮箱中拿上了一點兒東西,對著方逸示意了一下大家出發。
簡單的找了個館子吃完了飯,方逸又把鄭苑送了回來,這才開著車子回到自己的家。等著鄭苑決定了買車的時候,方逸又主動陪著鄭苑一起去人家看二手車。美國這邊剛出了一起以賣車為由殺害年青女性的案子,方逸可不想讓鄭苑一個姑娘去別人家裡看什麼車。
鄭苑在洛杉磯安定了下來,原本兩個還說著沒事的時候小聚一下。不過接下來的一個月,方逸和鄭苑兩人只是通了幾通電話,想互問候了兩聲。鄭苑忙著練琴,而方逸則是忙著畫畫,還時不時的等著附近有殺什麼牲口的時候去花錢圍觀,總之兩個人都忙著手上的事情,聚聚什麼的也只得算是說說。
對於方逸來說,看屠宰並不是什麼愉快的事情,雖說拿起筆畫著剛剛撥掉皮牲口的時刻方逸腦子裡不會想到別的,專注而投入。不過當畫筆離開紙張的時候,鮮血淋淋的場面,伴著現場刺鼻的血醒味兒,仍然讓方逸覺得反胃。這不是像國內看著解剖屍體,泡在福爾馬林中的屍體一開始就是死的,現在眼前的這些牲口一開始可是活蹦亂跳的。
不過方逸很快的就發現了替代的東西,得益於科學的飛速發展,現在有了一種技術叫做標本塑化,不論是動物還是人體的屍體,用了這種技法都可以保全下來,想研究哪方面都有,方逸甚至還看到了一頭非洲象的標本,不光看的清楚肌肉的走向,連肌鍵附著在骨胳的那個點上都清晰明瞭。
這樣的標本總算是把方逸從那種血淋淋的屠宰現場裡解放了出來。但是前面一段並不舒服的體驗,讓方逸開始有些感慨於生命的脆弱,那些將被屠宰牛羊慘叫聲,讓方逸起了別樣的感受,開始構思自己今年的第三幅作品。
站在畫室裡的方逸,正在表描紙上畫下了第七幅表描稿,下面是一頭健壯的公牛,肌肉結實而有力,眼睛堅定而沉穩。
方逸並沒有去表現什麼動物的可憐,人類的兇殘。只是想透過自己的畫布表現出一種對於生命的小看法。
對於素食主義者方逸沒有什麼意見,那是他們的選擇,他們有這樣的權力去選擇自己的飲食。但是對於吃的人包括方逸自己,這也算是另一種選擇。方逸不喜歡那種硬要把自己的選擇強加到另外一群人頭上的行為。
尤其是那些打著什麼保護主義旗號的一群人,不光抗議而且用行動阻撓別人正當行為的人,方逸非常的反感。只要在法律的框架上我愛吃什麼吃什麼,關你什麼事兒?憑什麼你不吃就不讓我吃?這破事你不是乾的有點兒法西斯?
有了這樣的想法,方逸當然不可能順著什麼亂七八糟保護主義的思維,把動物擺上一個受害者的地位上,方逸選擇畫布的主角是公牛和牛仔,連鮮血淋淋的場面都沒有,取景也是殺前的對峙。
公牛的形像己經在稿子上經過了六次的演變,而牛仔形像也己經變化了三次,從遠來的五個牛仔被方逸精簡成了三個。
方逸的鉛筆在稿子上,畫下了一隻手臂,這個手臂彎曲而手掌中持有一把尖刀,描繪好了這些之後,退後了兩步仔細的盯著這隻手臂看了四五分鐘之後,方逸搖了搖頭,對於持刀手臂的動作安排還是不能令方逸感到滿意,長出了一口氣,方逸輕輕的在這張素描紙上打了個小叉,標誌著這張素描很快將會歸於畫室的火盆裡。
持刀的手臂是很重要的一塊兒,方逸並不想把牛宰表現的很英雄,就是一個簡單的宰牛的牛仔,而公牛也不必楚楚可憐,相反公牛的犄角同樣也如同牛仔手中的刀一樣鋒利。無關於對錯,而是生命的一種抗爭,不光是公牛的命運,也同樣是牛仔的命運。因為牛仔就是靠著養牛賣牛殺牛換來自己以及一家人的生活,失去了這些,牛仔的生活也會受到危脅。
就像是有人說的弓箭什麼時候最有威懾力?是引而未發的時候。現在方逸就想在自己的畫布上表現出來,表現出前一刻的緊張與危機。與現實不同的是,在自己的畫布之上,方逸給了雙方几乎差不多的機會,誰都可能獲勝,牛仔可以用手中的刀插入公牛的脖子,而公牛同樣能夠用自己的犄角把牛仔的生命帶走。
方逸想要在自己畫布上表現的就是這種無限的可能,而把想像的空間留給觀畫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