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皇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二十六章 法域雙王,毒清,沒落皇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給英法俄三國定下了談判的基調,楊猛沒有立刻回京,而是到了直隸總督曾滌生的府邸,這次京津之戰,湘勇來的晚了一些,填坑之事沒有成功,但以後的戰事有的是,葬送一支湘勇,對楊猛來說也不算難事兒。
湘勇可取,但湘勇之中的哥老會不可取,有這麼一個會黨存在於軍中,誰知道以後哥老會有什麼樣的發展?與其留下隱患,不如葬送掉他們,軍中的會黨,無論什麼時候,楊猛都不會給他們生存的土壤。
“楊國公,京津一戰逼得英法請和,可喜可賀啊!”
對上這半師的楊國公,曾滌生的話語之間也多少有些酸澀,偌大的太平天國,楊老三伸伸手,就打的七零八落,如今的天京城,已經成了鬼蜮,臨來直隸之時,曾滌生也去天京看過,慘不忍睹啊!
這楊老三玩弄人心的本事,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恐怕日後這大清再無拜上帝教的存在了,經此一事,洋教想要在大清發展,難入登天啊!
天京城已經摒棄了人性,若是信洋教,就是沒有人性的畜生之類,即使有人要信洋教,恐怕也是過街老鼠之輩吶!
“聽曾夫子的話音,倒是有些酸澀,不知楊某這洋務做的可好?”
有些事兒,或許別人不知道,但楊猛知道,這些事兒是瞞不過曾滌生的,心裡明白說話糊塗,這儒生藏拙的本事,曾滌生倒是爐火純青。
“不敢!沒有國公倡洋務,哪有如今朝廷的不世武勳呢?”
“得了!別說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近日藏邊法域的兩*王,攜中原高僧入京。你曾夫子有什麼說法沒有?”
如今有湘勇做後盾的曾滌生已經算是楊猛的政敵了,雖說楊猛控制了朝廷,但在野的曾滌生手裡。潛力有多大,恐怕他自己都不清楚。
“國公又有什麼驚世之舉?”
“蒙古!西北!東三省!”
“疆域太大。人手不足吶!”
“天下讀書人何其多也?蒙古藏邊東三省,也容納不了呢!”
“國公要滌生做什麼?”
“舉旗!”
“滌生力弱,怕是難當大任!”
“江山終是江山,你難當大任,這蒙古西北東三省,就有許多地域要裂出去,如今要是讓他們裂土封王,以後就不是咱們的江山了!
如今英法兩國雖然兵敗請和。但五大園林的二十萬萬的損失他們不想賠償,廢約之事他們首鼠兩端,接下來的疆域怕是要不安寧了。
曾夫子,若是西北、蒙古出了叛亂,如何應付?憑湘楚二軍?還是憑京師的民團?
湘楚二軍可以調派,若是調派京師的民團,京師不保,若是不理會西北蒙古的叛亂,丟城失地啊!
西北、蒙古沒了,身為疆臣不說面對帝君之事。你如何面對這天下的百姓呢?
若此時讀書人不發力,那還要儒教做什麼?不如廢了科舉,禁了六經!”
楊猛與曾滌生。都主動的避過了一些棘手的話題,朝廷對於西北蒙古東三省三地的控制力不是很強,東三省還稍強一些,但西北和蒙古就差的多了。
若是讓楊猛評價一下西北與蒙古,那版圖內的屬國,應該是很貼切的,對於西北和蒙古,朝廷不是不想控制而是無力控制,一是因為交通二是因為當地的勢力。
楊猛這次命令法域雙王入京師。目的就是與蒙古諸王分庭抗禮,寺廟經濟是蒙古草原的支柱之一。他的影響力一點也不小於蒙古諸王在草原的影響力,宗教就該為國家政權服務。而法域雙王,如今就是楊猛手裡的工具,單憑寺廟和軍隊,收拾西北和蒙古並不穩妥,儒教這東西,是凝聚人心的利器,草原一帶並不崇儒,將儒教與佛教結合,從宗教、行政上影響西北與蒙古,最多兩代人,西北與蒙古跟中原就一般無二了。
“既然國公把話都說到如此境地了,需要滌生做什麼,國公吩咐就好!”
自己的軟肋被楊老三死死的拿住了,如今這位楊國公的勢力,遍佈大清,再加上坐鎮京師的楊國公,廢科舉禁六經之事,皇帝說不得還真會答應。
洋務之利,曾滌生已經看過了,這些年,曾滌生對於洋務也有了一個極深的瞭解,洋務之中有許多顛覆性的東西,一旦這位楊國公謀求別的道路,對儒教來說影響甚深。
“簡單,組織儒生,將佛教變為儒教,輔助朝廷一統南北東西!”
楊猛為什麼不說讀書人呢?為什麼要說儒生呢?這些曾滌生心裡有數,只怕是沒有相當功底的讀書人做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