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3部分,空降抗日突擊營,開蓋有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用問,這就是安達鎮一役的鬼子戰俘。
人數不多,但也不少,竟然正好是777個。
是不是很巧,就像抗rì戰爭的標誌『xìng』七七事變。
按照以往不成文的慣例,或者就說是孟遙的默許吧。除了重傷者基本無視,以及極少數可以轉化為反戰同盟的rì本人之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基本都將會予以秘密處決,尤其是像這種需要長途跋涉的情勢之下。
但這一次,孟遙卻罕見地下達了一個死命令:
一個鬼子都不許秘密處決,而且傷者要醫治,路上更不許凍著、餓著,嚴禁有虐俘行為。
要命的是,這次衝進最後、也就是第三道防線的鬼子中,竟然還有一些女鬼子兵,看樣子像是戰場醫護兵,但端起刺刀、殺起人來卻毫無一絲女『xìng』溫婉氣息,可見這幾個前鋒師團鬼子兵的強悍程度。
只可惜的是,他們遇到的是突擊營。
女鬼子兵在戰場上的表現,讓很多官兵一下子想起了曾在上海發起的“chūn蠶計劃”的那次戰鬥中,那個敵酋佐佐木年僅不過14歲的兒子,手握尖刀、身綁炸『藥』愣是讓兩員特戰隊員犧牲的場景。
所以,衝上來的鬼子女兵雖多,但少有救人者,基本是跟那些衝進陣地的鬼子一樣殺紅了眼,甚至連腳下的鬼子傷兵都不看一樣。
即然這樣,突擊營的官兵也就基本是一視同仁,該拼刺刀就拼刺刀,該胡『亂』掃『shè』就無差別掃『shè』,最後戰火停歇時,將摁倒在地的鬼子俘虜一數,居然還多了13個鬼子女兵。
軍人軍人已服從命令為天職,儘管有一百個不願意,一百個疑『惑』,但命令還是被不折不扣的執行了下去。
不過,可以管吃管喝,也可以不虐俘,但這只是對突擊營自己的官兵而言。
對其他人來說,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為,越來越多的無法驅趕而走的民眾,以及跟著又沿途加入進來的人,簡直可以用義無反顧、奮不顧身來形容他們。
負責驅趕的連隊,轟走一群,又來一群。
這邊剛轟走,那邊又跟了上來。
到後來,就連一開始最興奮的嶽軍和他的新聞局隨員,在孟遙特批登上武直航拍了幾個來回,沒怎麼費事就完成了一部場面驚人而浩浩『蕩』『蕩』到一望無際的紀錄片之後,竟然也皺起了眉頭。
對一些流民還好說,反正你要死心塌地跟到蒙古,也行。反正廣袤的大草原土地多得是,了不起就劃出一片地給他們,觀察一段時間再考慮要不要他們。
而對那些真正從附近省份慕名一路尋來並一直堅定地跟了下來的那些青年學子、手工業者,處理起來就有很多麻煩。
首先,對他們身份和背景的甄別和調查,就是一項海量的巨大挑戰。
其次,對於那些動機不純的投機分子,沒有幾年光景是很難被發現而剔除的。
最頭痛的是,突擊營是很缺人,但目前階段卻還不是激增人口的最佳時機。他們需要的,只是需要在整個建國過程最初始時期的奠基者、規劃者。
而這些人奠基者、規劃者,必定是各個門類的高階人才。
可現在才幾天下來,整個隊伍的尾巴,人數竟然已激增到了數萬之眾。
***,在資訊嚴重原始的時代,真不知道這些像跟屁蟲一樣、又似飛蛾撲火一般而來的民眾,他們是如何快速獲得這種資訊,而且又能如此jīng準地找了過來的。
傅曉衝、黎天兩個人一路都在苦笑。
“營長,我怎麼越來越覺得我們就像是電影《阿甘正傳》裡面的那個二啦吧唧的阿甘,『迷』茫中突然就悶著頭跑了起來。結果跑著、跑著,回頭一看,哇,怎麼老子的屁股後面,突然跟上來這麼多人。我都不知道為什麼這麼一直在跑是為了什麼,他們跟著跑,又是為了什麼。”
黎天一聽,不覺抓過嶽軍就開起了玩笑:
“軍長說的對呀,嶽軍,你筆記本里應該有那部片子吧。姥姥,不行今晚宿營,就讓那些鄉巴佬開開眼,放一場『露』天電影給他們瞧瞧,非羞死他們不可。”
孟遙笑眯眯地『揉』著鼻子,輕輕一擺手道:
“都稍安勿躁,這兩天老子已經有了對策,今晚宿營便可見分曉。呵呵,等著吧,沒準明早一起來,絕對會跑掉一大半。”
啊,不會這麼神吧,孃的,營長什麼時候變成諸葛亮了。
幾個人都不相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