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柔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旱花一現(5),仙侶情俠傳,飄柔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柳天波點頭道:“足智多謀,深謀遠慮,倒是一個治國之才,只可惜生不逢時。(鳳舞文學網)”張少英每聽身旁眾人均以党項蠻人稱,言語中均有一絲鄙夷,憤恨之色。這時聽得柳天波如此讚揚李繼遷,心中不禁有些好奇。問道:“你們不是很恨党項蠻人嗎?你怎又這麼讚賞他?”柳天波笑道:“他能在宋,遼兩國之間生存而立餘於可行之地,這本事自是不小啊!換做是我,恐怕便不會有這份心境。”張少英搖頭道:“不懂。”柳天波道:“竟是如此,我便與你說說這李繼遷的本事罷。”張少英點頭靜聽。柳天波續道:“當今党項並不如我們大宋這般建制成規,而是由各個部落凝合在一起的。其以拓跋,野利,細封,往利,頗超,房當,米禽,費聽八部較為勢大。拓跋氏則為其中最為強大的一部,幾百年來一直是各部的盟主,是以成為諸部的首領。當年太祖皇帝初建大宋,這党項便上書歸附。其時南方尚未平定,朝廷不願兩面作戰,自是同意。只是到了太宗皇帝登基,天下大定,這西北党項便是枕邊惡,須得除之後患。故而太平七年,也就是二十一年前。太宗皇帝下詔讓上任党項首領,也就是李繼遷的族兄入京,準備將拓跋一部留置京城,瓦解其勢。當時党項無以能與大宋抗衡,只得依從,並獻党項五州之地。但年輕氣盛的李繼遷卻不甘願就此屈服朝廷,藉由為乳母送葬為而叛逃。朝廷雖大力追剿,卻屢次逃脫。終教他聯合各眾部落,起兵反宋。”
張少英道:“他們又豈是大宋的對手!”柳天波點頭道:“不錯,他雖集結了兵馬,但數次大戰,均以慘敗收場,且連老母,妻子都被擄了來。所以改策巴結遼國,以此來壯大勢力。”張少英點頭道:“遼國也想對付咱們,這不是正中人家的口心麼!”柳天波點頭道:“遼國封了李繼遷為西平王,續而又將宗室公主許配給他,成了遼國的駙馬。”張少英沉聲道:“做了駙馬又怎樣!還不是人家的槍手。”柳天波道:“這你就錯了!槍手只是統稱,但若論質地卻是不然吶!當今党項早已非昔日之況,手握重兵近二十萬,咱們大宋的軍隊雖過百萬,但終始所用也不過四五十萬。契丹人的騎兵雖強也且四十萬,能用之兵也不過三十萬。”張少英嘆道:“如此加起來可不知有多少了,若是打起仗來那還得了!”任閒遙無奈道:“打仗豈是說打便打的!你以為打仗是靠人數麼!這一旦打起來,需耗錢,耗糧,耗人力,損國力。哪怕是十萬人,僅是吃的便是大計之數。”張少英道:“咱們大宋怎麼也有幾百萬人了,難道便養不活一百萬人嗎?”
柳任二人相對一眼,頓覺不知該如何再說下去了。柳天波緩了緩,說道:“如今党項,遼國大尚騎兵,偏偏咱們大宋失了幽雲十六州,那裡可是養馬的極佳之地,卻被遼國佔了去。大宋雖有數次大戰,都慘淡收場,太宗皇帝還為此落下了腿疾,以此而終。”張少英從未聽過這些軍國大事,一時聽得津津有味。任逍遙插口道:“朝廷數次北伐耗損甚重,因而不願再大起戰事。我大宋與遼國本是不相上下,只是以大宋步兵對遼國騎兵,各有所長。而党項人雖尚軍二十萬,真正運用的騎兵也不過六七萬,駐紮在西北的也不過四五萬。你要知道,以我們大宋的軍力,便是對他三萬騎兵,以十萬之眾方能與之一較高下。”張少英吐了吐舌頭,說道:“我見石破軍倒有不少戰馬呀!”
柳天波道:“如今西北邊陲除去番落,保捷兩軍的兩萬重甲騎兵,便以石破軍的這神嘯五千重輕騎為重了。”張少英搖頭道:“我還是不懂!”柳天波略一沉呤,說道:“咱們大宋的兵力是內外相互衡制的。便如一百萬軍隊,須得五十萬人留駐京師,五十萬分駐各地。何況分駐各地的軍隊太過散亂,自保尚可。一旦戰事,相互之間難以凝聚,更無法抵擋党項的萬人騎兵。李繼遷正是瞧重這一點,才敢侵入我大宋的內鏡。”張少英疑道:“朝廷就沒法子應對嗎?”柳天波道:“你有甚麼法子應對?”張少英不解道:“我啊!還能有甚麼法子,自然得調集重兵呀。再不然咱們打他們去。”柳天波微微一嘆息,說道:“調集重兵自是好!可這西北之地,人煙稀少,邊境更是百里荒涼。他們吃甚麼?喝甚麼?”張少英一時啞然,不知該如何應答。柳天波續道:“正因如此,當今打仗是小,恢復糧草供應才是當務之急。佔領一個地方靠的不僅僅只是軍隊,還有穩定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李繼遷雖然對邊界的番族漢人有所剋制,對我們腹地的漢人卻是常常搶掠一空,亂殺無辜。”張少英好奇道:“那該怎麼辦?”柳天波道:“屯重兵,立堡寨,就糧禁軍”張少英不解道:“屯重兵,立堡寨我倒是懂!可就糧禁軍這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