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柔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天下第一(31),仙侶情俠傳,飄柔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坦秋走過,拾起玉玲瓏。道:“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玉玲瓏為九五之尊,豈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擁有的。仙宗能深明大義,當是識時務為俊傑。我等忠君愛國,也算是為朝廷盡了一份力。老夫雖然也甚為不捨,卻也難當大軍之利呀。”一些有識之士,早就猜到了這個結果。一些半有識之士,此刻也才突然明白,至於那些不明白的就只有不明白了。這一次的武道會若非朝廷從中維持,豈能如此順利。早知朝廷不安好心,此刻終於明白了朝廷的意圖,也終於明白了陳坦秋為甚麼要兩人一組對陣。自然有人開始怨陳坦秋太過親近朝廷,然而一些有識之士卻知道其中的秘密。陳坦秋一向少跟朝廷有來往,自當盟主之後,只進過兩次宮,一次見宋太祖,一次見太宗皇帝。此次他突然如此親近朝廷,自是朝廷大力準備,他也無法阻擋,只好身居其中,一穩大局。否則朝廷若真動了血洗群雄之心,那才是血流成河,慘不忍睹。
便在此時,三十二個大內侍衛緩步入場。瞧這些人都已是中年,眾侍衛步子沉穩,手握腰刀,都是高手。諸眾面無表情,昂首挺胸,甚是威武,這一切自然是朝廷安排好的。左邊一人年過花甲,雖然白髮蒼蒼,卻甚是健朗,乃殿前都指揮使高瓊。另一人則是真宗皇帝的貼身護衛王應昌,不到三十,武功不差,人自然也忠心,聖旨自然也是他拿著的。皇宮大內的幾千侍衛中能夠持兵器隨皇帝駕前的只有六個人,他就是其中之一。
江湖上對於朝廷的大內侍衛的裝束頗為熟悉,當年南偷偷天王夜入大內,偷盜太宗皇帝御用寶劍,並留下大名。太宗大怒,派出三百大內侍衛,追緝京師周邊五路。這些年來不時有想出名的人夜入大內,便經常遭到朝廷追緝,大內侍衛出宮已不是新鮮事了。看到王應昌手中竟然捧著一道聖旨,群雄雖然知道朝廷早有準備,卻沒想道有此一著。有了聖旨到,自然要跪拜。許多人便開始心裡咒罵,卻都看向陳坦秋。
高,王二人向陳坦秋一揖,說道:“陳盟主,久違了。”陳坦秋笑道:“還請宣讀聖旨吧。”兩人一點頭,王應昌高舉聖旨,朗聲道:“聖旨到,諸眾接旨。”這一聲同樣是深厚的內力,這些日子以來總會有人為了顯示武功都會這樣喊兩嗓子,諸眾早已見怪不怪了。陡然間天下群雄但聽四周兵甲鏘鏘有聲,數萬眾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聲勢浩大,震懾人心。這許多禁軍就站在人群中肅拜而立,人人亦是縱聲高呼,肅穆莊嚴。一眾大內侍衛當先跪了下去,陳坦秋,逍遙靈女,慕秋白舞依先後跪了下去。陳坦秋都跪了,一眾武林盟豈能不跪,又怎敢有人不跪,見聖旨敢有不跪者,那便是跟朝廷作對,是要誅九族的。天下群雄相續跪了下去,便是自吐蕃諸部,大理來的也都跪了下去。王應昌攤開聖旨,念道:“制曰:仙宗體諒國體,獻至九五,朕心甚慰。茲赦免仙宗,逍遙城謀逆之罪,一律懸賞撤銷。望卿等自此皈依國體,不甚逾越。再有犯之,朕定當盡剿。茲天下壯士齊聚澤地一教武藝,朕心壯哉。望諸壯士體恤國民,倡國泰民安之心,朕心可知可慰,故茲詔示。景德元年三月十五日。”
這裡許多人都沒有接過聖旨自然也不知道禮儀,除了武林盟便是知道了也當裝作不知,心裡更是咒罵不停。這道聖旨即是給逍遙城,仙宗的,也是給天下群雄的,這道聖旨自然落到了陳坦秋手中。便在此時,號聲大作,鼓聲大起。諸眾跟官兵住的久了自然知道這樣的號角鼓聲就意味著進攻,不由紛紛變色,甚是惶恐。卻沒有聽到官兵的喊殺聲,轟轟聲中傳來的是官兵整齊的踏步聲。後面的人自然看的真切,軍前先鋒在前開道,連聲吆喝。諸人雖有不滿卻哪裡敢有怨言,這裡到處都是官兵,群雄對朝廷都隱隱有了一份畏懼之心。當前一五十多歲的戎裝勁漢領著數位將軍驅白馬前行,隨後便是大宋的國旗,接著是王字的大旆,較國旗為小,卻是諸旗之中的第二大旗。身後便是親軍護衛,接著是四列步軍,手持長槍,鉤鐮槍,弓弩,長刀。軍隊向後延綿看不到邊,人數自是不少,鐵甲鏘鏘,明光閃耀。一些陝西路的黑白兩道自然知道這是西面行營都部署王超將軍,統帥西北禁軍十萬之眾,遠不是王永宗這樣的臨時都部署所能比擬的。見他帶這麼官多兵來,諸眾均忐忑不安。
軍隊徑直走到場中,兩名官兵取來鐵箱。王彥昌親自將玉玲瓏放入錦盒,裝入鐵箱,由四名大內侍衛進入馬車中看守,餘下侍衛守在四周。官兵牽來二十八匹軍馬,一旁侍立。王,高二人當下向陳坦秋告辭,翻身上馬,走到軍前,向王超一揖,幾人本就不熟,各司其職。客套幾句,王超一聲令下,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