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柔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風雲際會(56),仙侶情俠傳,飄柔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語,哀聲不斷,處處淒涼的人聲在這個富貴之地顯得有些另類。趙恆這些日子簡直是焦頭爛額,儘管他已經料到了這些情景,但真遇到了還是頗為厭煩的,簡直是亂套了,告御狀的,死諫的,朝野一片譁然,片刻不息。東門三萬四千餘眾,南門兩萬七千餘眾,一戰下來大損近一半人力,且石保吉所率東門援軍幾乎全軍覆沒,輜重兵器損失無數,大損近兩萬之眾,不過一日功夫,仗也非是這麼打的?傷亡幾千人還有的說,傷亡便有五萬餘眾,這可是一條條人命。而這些所有的矛頭都指向寇準,剛愎自用,妄自獨尊,意圖謀反,天底下該有的罪名幾乎都說盡了。對於這次大敗,趙恆透過黑暗是瞭解的一清二楚的,寇準的這招棋是對的,但一下子走得急了,這可是數萬人陣亡啊,安撫,賜爵,穩定朝局,人事繁瑣之間,趙恆可是從未如此累過。好在這時王欽若和這些個給事中沒有與他叫板攻擊寇準,反而訓令群臣,大大穩定了朝野,加上王旦分析利弊,極力為寇準辯駁,並放出話來,撤下寇準可以,但需有人前去西南主持大局。
明眼人都知道,這走去益州至少四千多里的路程,臨陣換將局勢將更加難以收拾。且如此一來,東門許多在冊之人更冒死覲見,直言若不撤下寇準寧願死在京城也絕不前往一步,說白了,皆是貪生怕死之人,完全不顧前方亂局。唯一令趙恆欣慰的是,東門並非沒有能人,他們皆進言調整策略,遠水解不了近渴,該給寇準更大的權利。於是一邊是打算求和,一邊仍是主戰,求和的說都跟遼國言和了,為何不能與武道言和?趙恆少有的發怒,一下子發配了三百餘人。而主戰派的則符合趙恆的心意,尤其是王欽若這一幫人均知大戰已開不可退縮,更知道他的心意,害怕日後受牽連。如此一來,朝堂之上趙恆還撐的下去,則將一切歸咎於武道身上,一戰下來朝廷大敗,武道如此猖獗,此時與那些嘿道言和,國家顏面何在?天子威嚴何在?爾等忠心何在?
為此,趙恆少有的大教了東門,一番安撫,一番檢閱,但此時的檢閱如何能令人滿意?趙恆憤怒了,大怒道:“爾等如此嬌縱,可能剿匪嗎?”天子發怒震驚東門,東門副主亦是嚇得長跪不起,連聲請罪。於是趙恆一回宮立即著手東門減員一事,削爵的削爵,發配的發配,安撫的安撫,調離京城的調離。這些削庶之人趙恆皆由黑暗八方地網得來,拿捏的更是恰到好處,令各營都主皆捏了一把冷汗。這許多人牽牽絆絆,人事之間更是糾纏不清,清理人員之事更是費力不討好,皇帝能有如此能力,自是大大震懾了諸人。只是趙恆這一減員確實也減得多了些,泱泱二十八萬餘眾的東門竟然減員大半,如今只剩下不足十萬,這可是驚天之舉,京城之人誰也不曾想到,原來陛下是要削減東門人力,以候控制。明白了權利的角逐,東京城內開始平靜下來,這些事自古以來便數不勝數了,太正常不過了。尤其是陛下雖貶斥了許多人,但部分卻並沒過多追究,畢竟法不責眾。如此短的時日內便解決了東南兩門之事,趙恆還是有所欣慰的,為此趙恆也特意叮囑宰相王旦為東門校場提字,這等於給了東門一塊天子牌匾,皇帝雖貶斥了東門卻並不會解散東門,陛下還需要東門。無論有人是否信服,不足半月的東門人力大減,陛下這股從未有過的大動作,讓不少囂張的家族都縮了回去。
東南兩門一停歇,趙恆立即將目光盯向了西門。四門之中唯有西門建制最少,當此時刻他需要整頓人力,引以備用。朝武大戰,朝蜀大戰,朝廷皆慘敗,此時正是凝聚人心一舉攻克蜀山老巢,給嘿道一個教訓。大宋朝子民何止千萬?那些未能凝聚的力量,這時更該好好利用。只是主戰派與主和派這時爭論不休,對寇準的處置更是不鬆口,最後逼得趙恆沒辦法了,便言,此戰若寇卿勝則功在千秋,此役若敗,則不需再見朕了。諸人均以為這是賜死,卻沒想到趙恆玩了個心機,不需再見也不一定是賜死吧?何況還沒有眉目的事誰能說得好?(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