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柔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風雲際會(44),仙侶情俠傳,飄柔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有了郭曉與柯萬軍這兩股戰力的匯聚,散落的人自是拼命的靠攏,凝聚力愈強,整個建侯營與南門皆成一股瘋狂之態,無論強弱遇敵便殺。反倒是縱橫門機關獸大損,後路又遭突襲,整個戰場皆靠縱橫門的萬餘高手在引領局勢。在他們的人生中,誰也想不到他們會被組織起來進行這樣一場殺戮,實在是太過震懾人心,也昭示了他們原本殘暴的戾氣。面對無邊無際的敵人,他們揮舞著手中的屠刀所向披靡,殺戮所激起的狂性已漸漸不可仰止。、

而建侯營與南門雖漸漸凝聚,但面對縱橫門的槍盾大陣卻付出了極大的傷亡。再加上寇準臨入戰場,再度帶起一股凝聚力,三股戰力看似成形,但付出的傷亡卻更大。此時建侯營與南門匯聚的人力已高達兩萬餘眾,但加上白天的傷亡,此刻預計的傷亡人數高達三萬,可謂是絕對的慘敗。這其中,主因即是縱橫門匯聚的高手大陣所向披靡,又在進攻一方,建侯營與南門退無可退,且縱橫門的槍盾大陣對建侯營,南門的長劍大刀有著絕對的優勢,在這密集的人群中其殺傷力是極大的。一個人的武功再高,在這密集的人群中尚有一股力不從心之感,則是縱橫門找到了最有效的攻擊方法。

兩軍交戰的激烈戰況震撼了整個成都城的百姓,州軍事茅存續,知州事李侍,在城鈐轄汪朝奉,轉運使張遷皆上街安撫百姓。然而成都城的百姓都是安分的,因為他們都知曉,藥宗不會傷害他們的。兩百多年以來,藥宗救死扶傷,早已侵蝕了成都百姓的內心深處,他們所擔憂的則是朝廷是否真能剿滅藥宗,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無論是唐朝還是宋朝,都曾攻擊過蜀山,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原因很簡單,藥宗地處深山,群山環繞,又為霧氣所籠罩並不宜久居,非人力所能。當年宋朝開國大將滅後蜀後,入成都城縱兵擄掠,殘殺蜀地老弱降兵和百姓給成都百姓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傷害,儘管大宋朝四十餘年的勵精圖治,但有蜀山作為成都百姓的後盾,一旦藥宗登高一呼他們將義無反顧,毫不猶豫的跟隨。十四年前的青城山大義旗,大蜀王李順至今為蜀人所慕拜。

儘管宋朝已取消了博買務,川陝四路的百姓漸漸都有了自己的土地,但這並不足以安撫百姓之心。若非蜀地百姓的拼死反抗,若非藥宗在背後的支援,這一切將無從著落。蜀地百姓的感激之情讓他們對蜀山有了牽絆,而唯一令大家失望的則是,蜀山眾長老曾不止一次說過,藥宗以救死扶傷為己任,不以爭霸天下為重,這是藥宗歷任掌門所遵循的第一條門規,否則以藥宗的實力要想掌控蜀地並不難,難的是如何保住這所謂的天府之國。而至今蜀地還流傳著大蜀王李順並未死,而是被藥宗救了,甚至還有人說他去了南方,傳聞很多,渲染的則是對這位大蜀王的懷念之情,因為大蜀王所帶來的才是百姓所需要的。正是這個人打擊了那些官僚,豪強,地主的壓榨,讓蜀地百姓有了所謂的自由之身,而那所謂均平富則是千百年以來的百姓所望,儘管沒有達到蜀地百姓所期望的目標,壓榨仍舊存在,但較以前,這已是天差地別。

戰爭的炙熱之態瀰漫整個戰場,一方是每人斬殺十人則可退出此次戰陣,一方是被逼死角再無退路的拼死反抗。大量的人員傷亡讓建侯營,南門人力銳減,王繼顯早有勸誡寇準之意,但軍中許多事寇準並沒讓他悉數知曉,尤其是與黑暗的聯絡。便是在這緊急的關頭,縱橫門突然鳴金大作,竟然撤軍了,一時驚愕全場。縱橫門沒有任何的猶豫,各都主,軍都指揮使竭力指揮本部後撤,後軍變前軍陸續後撤。寇準鬆了一口氣,卻下令全軍追擊,如此軍令自是不合常理,但即便懷疑,諸將士卻義無反顧,交戰正酣的建侯營,南門早已泯滅了自己的人性,唯有絕對的殺戮方能發洩心中的怒火。(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九界軒轅決(修羅武神傳奇)

孤獨的白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