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柔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風雲際會(43),仙侶情俠傳,飄柔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寇準掃了眾人一眼,隨即傳下了三面凹陣的軍令,匯聚盾牌,派出兩營先鋒斥候軍,一共五路在蜀山之間巡視,同時給了轉運使張遷五千弓弩的用量。張遷暗暗嘆息,看來只有向梓州路,利州路借了,搬出寇準的招牌也不懼他們不借,私造兵器的彌天死罪都不懼了,還懼甚麼其他?寇準這一安頓,自是誰也不敢逆言。散了眾人,寇準留下了轉運使張遷,經略安撫使鄒有為和李伯仲。寇準掃視三人,飲了口茶,問道:“以三位高見,這一戰咱們該打多久?”這句話看似問得平淡,學問卻是高深。所謂三位高見可是將李伯仲與三人身份一起相較,這可是對李伯仲有重用之意。張遷與鄒有為雖不排斥李伯仲,但始終認為李伯仲還是太過年輕,無功不足以服眾,且他只是富商之家混進來的,學問恐怕也好不到哪裡去,都主求賢若渴似乎也太急了些。但二人俱是為官多年之人,謹慎之心,反正都主所選,出了事也是他擔責,他倆也不必為此得罪人。何況寇準任人唯親的秉性早已滿朝皆知,皇帝陛下都阻止不了,他們又能做甚麼呢?

見張遷,鄒有為不說話,李伯仲上前應道:“兩月之內必將結束,勝敗不論。”寇準似是有所注目,示意他繼續說下去。李伯仲續道:“這一戰咱們首先便人力不充足,又為進攻,人力弱於敵人,又得進攻深山之巔,即便百萬雄獅都難以攻下蜀山諸峰,則下官以為,將不在兵多,金木水火土。卻不知蜀山佔了幾樣?”寇準不由哈哈一笑,讚道:“果然是知己者也,金木水火土他患匪可是樣樣都佔了。”張遷與鄒有為皆是不解,不知所意為何。

李伯仲向二人一禮,說道:“咱們人少不假,卻非不可進攻。蜀山諸峰正是天馬行空的優勢。”這一說鄒有為與張遷仍是不解,張遷說道:“蜀山溼氣很重,山上山下完全兩樣,即便飛翅能夠飛進蜀山,咱們除了南門的幾百飛翅,不堪大用啊。”李伯仲又施一禮,說道:“莊東主此次帶來的便是天部,要造起來也是不難,造它個一萬架。必將有所為。”鄒有為與張遷覺得李伯仲越說越偏了,倒是寇準有所讚許的笑容。鄒有為嘆道:“你這說得容易,一萬架?你身在京城便該知曉,飛翅不利在於平原大風,在山間雖有所為,但如此大量的進擊,先不說制起來不易,這一萬人的飛卒何以調教?操控飛翅的手段沒有個一年兩年是難以成事的。”李伯仲即道:“咱們有現成的人。只要數量夠,咱們便有法子了。”寇準笑了。笑得很暢快,向張遷,鄒有為一禮,說道:“那咱們就造它個一萬架,嘿嘿,這才是天馬行空之所在。”這可是寇準第一次向二人施禮。張遷與鄒有為驚喜之中急忙拜倒。寇準上前扶了起來,說道:“我已非宰相,這小小的一個建侯營都主可經不起二位高官的膝蓋喲。”

二人惶恐中起身,寇準續道:“對戰之刻打的是出其不意,出奇制勝。沒有奇哪來的勝?許多事不可太循規蹈矩,看看咱們的敵人有多少是按章法來的?他們皆是當今武林的精英,咱們這一股正義之師若沒有剛正大氣,適所應從的魄力,那咱們已經輸了。看看咱們如今處境,教我等何以向陛下交代呀?”聽得寇準如此肺腑之言,二人只感如沐春風之泰然,均說能得寇相賞識,自當竭力報答。眼見二人有真摯之意,寇準暗暗一笑,這二人均是被王欽若等一眾人排擠至此,否則豈會如此就拜服?寇準續道:“你等知曉我之行事,此事即便大成,軍中逾越自不在少數,到時朝中反對愈起,局勢將更加複雜,往二位不失榮辱同存之心。”二人聽在耳中豈不知其意,但當此時刻他們若不站在寇準這一邊,那他定會毫不留情的將二人剔除,到時他二人將再難回頭。

送走了張,鄒二人,寇準遣散了諸將,只留下上下羅門二主在內密談。對於中軍大帳的安頓是上下羅門在負責,沒人知曉他們談論了些甚麼。建侯營與南門在變換軍陣的同時亦在鼓勵士氣,南門到還好,建侯營卻是不服氣。這仗一開打他們便是節節敗退,反倒是南門力抗人數更多的患匪都沒潰退,只是被患匪的機關獸衝散的,諸多人竟是失落亦是忿忿不平。然而歸根結底則是他們的兵器實在無法與患匪的長槍重盾相匹敵,真實的戰爭場面與他們的想象實在差的太遠了。與建侯營不同的則是黑暗,寇準來時用黑暗在川陝四路佈下大網,尤其是成都城,黑暗是明目張膽的住進了客棧。於是在知州事李侍的安頓下,近兩千成都城的壯男被遣入軍中,且李侍給的薪酬還很豐厚,每日一兩銀子。寇準還特意叮囑李侍不可強逼,如今如此狀況他們需要成都城保持絕對的安定。能夠政理益州的自非庸碌之輩,李侍的能力也沒有令寇準失望,兩千壯漢入營都較平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