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柔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縱橫之道(1),仙侶情俠傳,飄柔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天門疾奔。逍遙所給的這兩萬士兵,只有一萬舟師,這是逍遙城的全部了,也沒有後續的。另有五千騎兵,五千步兵,皆是滿制。邵甫在馬上看了這兩萬人的配置,鳳翎紫金冠的翎子在顛簸中搖勻,優美而威武。當下傳令,親自領五千舟師登船,李從舟領五千做後盾,並說明了船的數量和大小。並讓秦泰和領五千步軍在南天門和南通,伏義三門之間巡視,卻不做防守。令袁高領五千騎兵出東天門去抓孫應傑,取他的首級速速獻來。
一萬士兵上了船分列東南兩陣。邵甫領著葉水龍上了一艘平天舟,這是逍遙城最大的船,可容納五百士兵和十天的糧食。但這艘船上,卻沒有邵甫的護衛親軍,在他眼裡,這麼多高手護衛,反不如拿去對付外敵。這些士兵是逍遙城的主力,如果敵人都衝到了他的面前,那他已經敗了,他又有何面目面對身後的人。而他放在將船上的都是傳令兵和斥候長,以及兵馬副都頭和副指揮使,隨時聽候調遣配合正使。逍遙城的軍制與朝廷基本相同,也實行更戍法,為五年一任,城主也可酌情留任。
邵甫讓水手將船調到兩陣中間,下帆停船,諸軍皆注視著這位傳奇將帥。十年來冷月痕一直向逍遙城的軍民宣示著這位大將的名字,儘管他從不見人,儘管他從不領軍,但他已是逍遙城的神,因為他便是為逍遙城的這一刻而準備的。他在西北的傳奇一直在民間,甚至党項,遼國傳送。然而其悲切的結局,讓天下的子民只記得他曾經的輝煌,卻不記得他如今的存在。邵甫巡視舟師後,朗聲說道:“有戰爭就有死亡,逍遙城的將士怕不怕死?”他這一問,逍遙城軍兵皆縱聲高呼不怕死,願為平天大將軍致死效命。
邵甫點點頭,說道:“軍人不懼死,才能保衛我們身後的家園,令進則不退一步,令退則不進一步,戰爭只有進攻和防守,軍令如山,誰敢倒退一步,每都正副皆可殺。”他這一說,士兵不懼反縱聲高呼謹遵將軍將令。邵甫眼眶亦溼潤了,這才是真正的軍隊,真正的將兵一心,同仇敵愾。這是逍遙城多年來的準備,一切都妥妥當當,根本不需要他擔心。邵甫又說道:“儘管敵人不久便要到了,但我在等一個人的人頭,孫應傑的人頭,你們說該不該等?”他這一說,諸軍皆唏噓一片,接二連三的高喊該等。孫應傑殺了不少逍遙城的人,逍遙城對這個招討使是恨之入骨,但冷月痕與逍遙都有嚴令,不可去刺殺他。至少逍遙城瞭解孫應傑,可將傷亡在他手中降至最低。在孫應傑之前,儘管沒幾個招討使活得長久,傷亡卻越來越大,這是逍遙城所不想看到的。
一時諸軍皆靜,都在靜靜的等候。逍遙便領著一干貴賓登上了南天門,靜靜的看著,並讓七殺前去協助袁高刺殺孫應傑。孫應傑在兩浙的安危一直靠南門維持,並不是說殺便殺的。袁高領著五千騎兵自東天門疾速而出,這時的孫應傑已透過了天台山臺明兩州駐軍的駐地,已經過了寧海縣,不到半個時辰便到了逍遙城的北天門。這一切來得太過迅速,孫應傑也來不及反應,竟然接受了軍令,便得義無反顧。他這安定,保山兩軍訓的頗為驍勇。到了北天門卻不攻城,他這一軍是騎兵,連攻城的器械都沒有。孫應傑一到了北天門便下令放箭,向城樓列射,然後破口大罵。劍秋守在城樓上,下令不許出城迎敵。孫應傑卻讓士兵押來十餘人,一聲令下將所有人都砍了。這些人俱是孫應傑所抓的逍遙城之人,這些年來死在孫應傑手上的逍遙城軍民超過千人,這些人自是孫應傑剛剛一路來抓的斥候和少量駐軍。待將這些人砍了,孫應傑領頭大笑而去。城上的逍遙城士兵一時激憤不已,雙目通紅,直欲跳下去將孫應傑活剝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