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柔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誰主沉浮(19),仙侶情俠傳,飄柔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尤其兩萬七千人中還有七千老弱,至此蜀地之人對朝廷一向身服心不服,十幾年前還爆發王小波,李順王的叛亂,是以宋庭對蜀地極為嚴厲。隨後太祖皇帝教導群臣讀書,倡導文武同修,兩攻伐北漢失利,再南下滅南漢,滅南唐,穩定了南方。由且在西北駐防了十四員大將,讓西北與東北在太祖在位的十七年間,外寇莫不敢犯。

然而太祖英年早逝,與其弟太宗皇帝趙光義一夜飲酒之後,在斧聲燭影的迷案中暴斃。太宗皇帝兄終弟及,登上皇位,開創了皇朝以來的千古一事,也背上了嗜弒兄篡位之疑。尤其逼迫太祖長子趙德芳自盡,兩年後太祖四子趙德昭以二十三歲英齡病死,朝野卻都認為與太宗為穩固朝政有關。太宗皇帝名不正言不順,其弟秦王趙廷美亦在太宗皇帝的打壓下,鬱郁而逝。隨後太宗皇帝打壓太祖臣子,大力提拔親信,頻頻更換開封府尹,終於將皇位傳到了自己的兒子手中。縱觀太祖太宗兩朝,太祖居安思危,運籌帷幄,橫掃天下,當是一代賢君,而太宗皇帝心狠手辣,排除異己,還大言不慚欲封禪泰山,攻滅北漢本是統一天下的義事,他卻心胸狹隘,缺乏遠見,毀城洩憤,再建太原城,勞民傷財,至死揹負著弒兄逼弟的罵名。

張少英一向對朝廷的印象不好,這時細細聽來不由對太祖皇帝早逝惋惜不已,不禁嘆道:“權力之間,太祖皇帝終究軟弱了些。”姬靈霜有所讚許一,說道:“該斷不斷,兄弟情義不過是浮雲,而你呢?”張少英突然想起了辰逸青舒他們,或許在這繁華的市坊之中,他們也會被這繁華世間所侵蝕吧,想到此,張少英不禁惶恐。柳燕亦嘆道:“倘若太祖皇帝在世,北方幽雲,西北党項,西南吐蕃恐怕早已平定,大宋自此威福四方,堪盛漢唐。”姬靈霜搖頭說道:“他們自己武力逼宮,便不再相信武將,寧與外患,不予國賊,這樣的稱號才是令人可悲,又無可奈何的。”

張少英點頭說道:“是啊,太祖之死,天下惋惜,我終於懂了。這樣的蔑視,遠比明明白白的叛軍更可怕。”姬靈霜點頭,說道:“這便是朝武不同立的緊要之一。倘若此時登高一呼,還太祖朝必將天下響應,這是宋庭最怕的。”張少英惋惜說道:“太祖已逝,即便還朝後代,恐怕也無用處了。”姬靈霜頗為讚許,說道:“反過來想,太祖竟死,倘若太子即位,年輕輕浮,遠不如太宗狠辣。但太祖,太宗一剛一柔正好為宋庭奠定了根基。”說到此,姬靈霜不禁失聲嘲笑。張少英不解問道:“笑甚麼?”姬靈霜說道:“還記得高粱河之戰嗎?”張少英回念一想,竟是嘲笑,亦是無奈。高粱河宋遼大戰,一朝國君臨陣脫逃,仍下幾十萬軍民。若非宋軍頑強得力,此戰宋庭必將血流成河,損失巨大。柳燕嘆道:“皇權之間,我們平民百姓只有心中明白。”張少英說道:“我倒是覺得能保一方百姓安寧遠比皇權更重要。”姬靈霜笑而搖頭,說道:“皇權不穩,隨時會被人趕下去,為國為民也得坐穩了才行。”張少英問道:“如今朝政清明,該算穩了吧?”姬靈霜說道:“或許你是對的,保一方百姓安寧遠比戰爭更可貴。”柳燕擔憂道:“可幽雲竟失,危險隨時會來。”姬靈霜點頭說道:“每件事皆有利弊,國家大事,我們知道便好了,除非咱們也想做皇帝。”張少英嘆道:“以前在狐山,這樣的言語可是誰也不敢亂說的。”姬靈霜笑道:“身在方圓之外,憑得便是本事。相互不服,又相互瞧不起,這也是朝武不和的結症所在。”張少英深以為是,點頭說道:“我懂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魔主之君臨

參江

我為劍者

徐徐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