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7部分,我的姥爺是盜墓賊,攝氏0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咱們以前總聽說過大禹治水的上古傳說,大禹當時治理洪水就是這洶湧湍急的黃河之水。傳說中大禹乃是鯀死後,腹中裂開所生之子。而大禹出生時天生異象,本是連續數月暴雨傾盆,奇蹟般的那一日天晴了。
大禹出生在黃河岸邊,他出生時,水中泛起無數水泡,數十條大金魚從水下齊齊遊了上來,並且身體上還馱著一個物件,那東西就是這樽小青銅鼎。據說這青銅鼎乃是天帝賜給禹王的震河之寶。
若干年後,大禹治水成功,率部族老少共同祭天,祭地,祭河,他用利刃劃破自己的手指,把自己的鮮血流入這震河青銅鼎中,然後把它沉入黃河之中。千百年來,黃河水就如同一個乖巧的孩童一樣沉睡了過去。
直到那小小的青銅鼎逐漸失去了它的法力,上天漸漸遺忘了人間的苦痛,黃河之災再度覺醒了。然而,不管是哪一次黃河決堤,也從來沒有像上古時期洪水氾濫那麼可怕,兩岸百姓的損失也沒有那麼重,這都要歸功於大禹和那震河寶鼎。
“您這都能當說書先生了啊?有什麼考究嗎?”這種段子無雙聽的多了,哪一個可信?這不扯淡嗎?
“恩公,也許杜伯說的沒錯,我們保安族也有過這樣的傳說,幾十年前黃河水災氾濫的時候,我們村寨也沒有逃過洪水,是太公指點那位張會長尋到了寶鼎。小的時候太公經常給我講故事,他說那樽寶鼎失去了它的能量是因為禹王的鮮血逐漸乾涸了,如果再有跟他一樣擁有天力之人肯把鮮血獻給它,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