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7部分,將血,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如此這般,前程遠大,可謂是蜀中官場最獨特的一位,本應是志得意滿,意氣飛揚,但如今行在車隊中間的寧大人,卻沒有半點高興的意思,甚至可以說有些焦慮。
他回頭望了望車隊,心想,太慢了,也不知長安那裡到底是個什麼情形,大將軍現在怎麼樣了,他真想命人撇下車隊,趕緊趕到長安,面見了大將軍再說。
但這車隊不能拋下,他也不可能離隊先行,大將軍於他有天高地厚之恩,而他現在的一切,多數是拜大將軍所賜,他能與蠻族相交至今,並被蠻族上下信任,性情中自然少不了受人點水之恩,比當湧泉相報的俠氣。
自接到大將軍來信之後,他便立即開始準備,之後大將軍又傳來急信,他之前的準備便多有不足之處了。
大將軍的來信雖然未曾明言什麼,但他能從信中嗅出危險的味道,但人既以國士待我,我自以國士報之,在這事上,他是沒有任何猶豫的,更是藉著蠻王博薩的名義,準備了這樣一支進貢隊伍。
而護衛這樣一支車隊的,卻是八千漢中蠻族最精銳的蠻兵,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破釜沉舟,即便不能幫上大將軍什麼,也要將大將軍從長安城中安然接出來,即便這些人都死光了,也在所不惜。
若非時間太急,利州,成都那邊都不好傳信,傳信也來不及,不然的話,不光蜀中蠻族,便是鎮守各處的禁軍,鎮軍,也能調出不少人手來,定能組成數萬人的大軍……
當然,那也只是他的臆想而已,所謂成大事者不謀於眾,蜀中重燃戰火是誰也不希望看到的,所以他現在只能懊惱著不能再走快一些,也在心裡祈禱著,大將軍現在還能安然無事。
這就是大將軍趙石在蜀中留下的底蘊,這還只是他認為最可信的一個人,就已經能招來八千蠻兵,若他一聲令下,怕不能組成十萬人馬出來,為他敢死效命。
跟在寧向嶽身旁,一身親兵打扮的中年漢子,見寧向嶽這般,目光閃爍,笑道:“大人不必焦急,某都說過多少次了,大將軍那邊的音信很快就能過來,咱們這般張揚,行的慢些,也能不露痕跡不是?”
寧向嶽勉強笑了笑,他身旁這位不是旁人,正是蜀中密碟的頭子,趙飛燕。
對於這個人,寧向嶽知道的不多,但他卻是明白,此人能居中傳信,肯定也是大將軍的心腹之人了,所以頗為禮敬。
微微點頭,然後問道:“能不能……先派人打探一下長安那裡到底……”
趙飛燕心中暗歎,大將軍就是大將軍,入蜀一趟,竟然便招攬了這樣的人留在蜀中,當他與這支隊伍匯合的時候,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即便是他,接到大將軍來信的時候,也猶豫了一番,才做出決斷。
但眼前這人,卻是有著潑天大的膽子,這樣的人足可稱之為人傑,但卻一心記掛著大將軍安危,趙飛燕佩服之餘,心中也是暗自驚悸,也不知長安情形如何,最好是大將軍無事才好,不然的話,這些蠻兵發了瘋,足以在長安掀起腥風血雨了……
不過他還是料不到,經由自己之手,送出去的兩外兩封信才更令人駭然。
從吐蕃來的足有一萬騎兵在他們眼中的神之子李匪親自率領之下,騎著吐蕃低地特產的戰馬,如同狂風一般來到慶陽府,匯合了從延州兼程趕來,由西北悍將張承所率的兩千精銳騎軍。
向慶陽守將遞上軍令,在守軍驚疑的目光中,如同滾滾洪流一般,透過了慶陽城,只用了兩天,便趕到了涼州。
涼州鎮軍已然裁撤,只剩下些殿前司禁軍,又一直不甚得志的李馳勳率領,坐鎮涼州。
張承與李馳勳相識久矣,到得涼州城下,也沒費什麼功夫,便入了涼州城,李馳勳還道張承是奉了調令,趕往東邊陣前效力,滿心的羨慕和嫉妒。
但匆匆而來,滿面塵灰的張承隨即命人封鎖了整個涼州城,不準任何人進出城門一步,這個時候,李馳勳才感覺不對,卻已經晚了……
當晚,張承與李馳勳密談一番,翌日,李馳勳便令人取了涼州糧草,留下張承所率一千延州鎮軍守城,自己則隨著張承率兵東來。
萬餘騎軍賓士在大地之上,滾滾向前,大地也為之顫動不已,根本不在路上有什麼停留,鋪天蓋地般直奔長安而來……
不求什麼月票了,也就這個成績了,五月初的時候大家給力一些,再瞧瞧情況,本來要放在那會兒的,但更新的很快,也很多,就沒能等到,嘿嘿,希望大家繼續支援阿草。
!
第十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