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8部分,將血,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早為家族打算。
和李吉深談了兩次過後,他便不再跟這位堂弟說什麼了,因為這位堂弟還在幻想著,建立唐時鄭崔那樣的大閥豪門,根本看不清眼前的態勢,也許自秦以後,再不會出現那樣的上可逼君王,下可凌朝臣,富貴榮華,金玉滿堂的百年大族了。
而由他親手推行的八分田畝制,也正在摧毀著這些大族存在的根基,沒有了土地的供養,那些人口眾多的大族,必定會四分五裂。
所以,除了約束族人不得妄為之外,在朝堂上,也多數避開鄭氏那邊的鋒芒,顯得很是低調。
實際上,這更加劇了李吉等人的不滿,想要插手兵部的心思也更加急切,他卻不知道,堂兄的目光已經越過了他,在年輕子弟中,尋找著適合接任李氏家主的人選。
李氏的沒落已經不可避免,但天下那麼大,當天下承平之際,李家子弟,當可尋機覓勢,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才對,也可避免像王家那樣,落得個淒涼下場。
這些長遠的打算,沒有什麼人能夠明白,也沒人知曉。
李圃只是瞅了一眼有些灰頭土臉的李吉,心想,當自己離開相位之時,也許就是李家真正沒落的開始。
但他絕不會允許,李吉將李家帶上絕路,為此,讓其離開戶部尚書之位,也在所不惜。
他在心裡嘆息了一聲,開國名臣,哪裡是那麼好當的,李吉根本就不明白,在自己之後坐在同門下平章事這個位置上,絕對不會是姓李的,和姓鄭的,兩家誰要是爭了,只會死的更快。
而將來接任樞密使的人選,很可能便是眼前這位大將軍,若是此人在京裡多呆兩年,將來自己這個位置,未嘗也不能坐一坐,因為這人與皇帝陛下太過親近了,功高震主什麼的顧忌,好像已經不適用此人了一般。
心念電轉間,李圃轉開了話題,“聽聞金國戰亂不休,已呈日暮途窮之勢,於北地情勢之上,沒人比將軍更熟悉,於此事上,將軍有何打算?”
話題轉移的有些大,但也不算太遠。
趙石有些捉摸不定李圃的心意,雖然問的還是北地之事,卻沒有半點詰難的意思,趙石瞅了瞅這兄弟兩人,想了想,只是道:“李相說的不錯,金國覆滅已在不遠,至於是我大秦,還是旁人得利,卻還要看將來戰局如何。”
李圃笑笑,緊接著便道:“瞧將軍傳回來的戰報,老夫到是覺得,那些蒙古人,或許可繼女真契丹之後,為禍北地,不如早早圖之,以免養虎為患啊。”
趙石輕輕搖頭,“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趙石以為,現在插手,時候過早,中原未定,還有西夏窺伺在側,若揮兵河北遼東……難免腹背受敵……”
說到這裡,趙石一下便頓住了,抬頭看了看猶自沒有恢復過來,有些懵懵懂懂的李吉,再望向含笑不語的李圃。
李圃卻是舉杯示意,道了一句,“將軍目光長遠,看來已有定計,我大秦有將軍,實乃幸事啊。”
這個老狐狸……
(求月票,天又熱起來了,裸奔了差不多三個星期,終於這個星期有了推薦,哈哈,阿草高興啊,如果天氣能再涼快點,阿草就更舒服了,說起來,半個多月過去,成績比起前幾個月來,真的很讓人無語,不過阿草確實越寫越覺著艱難了,頭疼啊。)(未完待續……)
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人情
趙石目光閃了閃,被人套話,在所難免,他一直琢磨著的,其實是,能不能趁此機會,爭取一下李圃的支援。
當然,這麼做很有可能適得其反,年後攻取西夏的事情,在他想來,還是在御前說清楚的好,那個時候,有成武皇帝壓著,聖意也已明瞭,像李圃這樣的人,很可能在權衡一番之後,便會選擇站在皇帝陛下一邊。
如果此事在私下提起,李圃的反應很難預料,就像方才李吉那樣針鋒相對,是不是出自李圃的授意?
到底是試探,還是表達其他一些什麼,他可沒有南十八,陳常壽那樣的本事,所以,冒然提起此事,他心裡可沒底。
還是等入宮面聖之後,再商議一下吧,其中難免有些波折,但因為耐不住性子,而壞了大事,可就不應該了。
打定了主意,他微微拱手,“李相過獎了,金人之敗在於何處,李相應該比我更清楚才對,到是東北蒙古諸部,趙石要比旁人多瞭解些才是真的。”
李圃點了點頭道:“我大秦上將之中,也就將軍曾北上草原,我等於草原部族之瞭解,全出於將軍,在這個上面,自然是將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