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0部分,將血,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城西最有名的自然是禪房寺了,據說在幾十裡外的丈人峰處,聽著好像一處極為險要的關隘一般,那是一間唐時建造的大寺,遼人女真人都有擴建。
但離著太遠,趙石沒有那個閒情雅緻,在這樣的天氣裡跑出數十里去拜佛,今日出遊,也不過是興之所至罷了,參佛引道之心,是全然不會有的。
所以轉悠了一圈,還是來到城西五六里處一處小道觀的門前,這裡青磚綠瓦的,修建的頗為素淨。
秦軍圍城時,還以這裡當做過駐軍之地,有人曾建議趙石將帥帳放在此處,但趙石沒同意,大軍征戰,與佛道之氣不合,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大軍行的是殺伐之事。來來回回的傳報多的是,大家見帥帳竟然是一座道觀,多數會生出些古怪的念頭來,于軍心不利罷了。
這道觀裡的道士也是乖覺,大軍來到這裡。道士們就閉門不出。後來也不知是真的缺糧,還是怕秦軍軍兵到觀內搶糧,一個鬚髮潔白的老道士挾著兩個小道童,還曾拿著銀子給軍兵。說是要買糧什麼的,膽子可謂不小……
這麼一行人二三十人,皆身懷利刃,胯下皆有健馬代步,弓刀俱全。想不驚動人是不可能的。
不用人上前叫門,觀門已經打了開來,一箇中年道士出門迎候,看著這些形色各異的人等,不免有些驚恐。
不過許是見慣了女真權貴出行的派頭,雖驚卻也不亂,見眾人駐馬於前,便上前一步稽首道:“各位施主請了,貧道清元。請問各位施主此來,是上香還是還願……”
趙石翻身下馬,眾人隨之,趙石朝他點了點頭,道:“咱們路過這裡。過來瞧瞧,上香還是還願,轉過再說,怎麼。不上香不還願便不讓進去了嗎?”
趙石魁偉的身形,顯然嚇了這道人一跳。又看出此人必是眾人領頭的,趕緊低頭退了一步,道:“不敢,能得諸位施主賜臨,小觀已是蓬蓽生輝,來,施主還請諸位裡面請……”
小道觀裡面確實侍弄的不錯,雖是冬日,幾株臘梅搖曳生姿,若是到了夏天,蒼松翠柏也是不缺。
和長安那邊不同的是,這裡地方雖說清爽,但別緻就不用提了,一切都是簡簡單單,不脫被人粗獷,分成正殿,偏殿,後殿的幾處所在。
有些屋舍,自然是給道士們休憩之用,正殿偏殿的都供著雕像,香火嘛,好像也還不錯,天寒地凍的,正殿香爐裡的香灰竟然還積了厚厚一層。
中年道士小心在旁邊伺候解說著,後來又進來幾個道童,都是十幾歲年紀,探頭探腦的在後面張望,滿眼都是好奇,卻無多少懼意。
也是,大軍圍城都親眼見了,何況這二三十個人。
這裡頭韃靼人信奉的是他們的天神,木華黎口裡總能冒出長生天來,軍兵們乾的都是掖著腦袋的活計,信佛崇道的也沒幾個。
到是張鋒聚,大大咧咧的,說什麼入了道觀寺廟,總要拜祭一下,也好為自己討個平安云云,不過你只要見了他說話的樣子,就知道這傢伙沒心沒肺,純粹是為了窮開心而已。
在道士那裡討來了香燭,自顧自的去上了一炷香,估摸著他連拜祭的是哪位都不太清楚,只是在嘴裡煞有介事的唸唸有詞,也不知在叨咕些什麼,讓人很想在他屁股上來上兩腳。
上了香,又拜了兩拜,這才轉身,向自己親兵示意了一下,一個親兵不情願的在懷裡掏了掏,弄出一塊大塊銀子來,遞給了道士。
道士手裡一沉,暗自掂量了一下,足有十幾二十兩之多,頓時眼睛就有些放光,顯然,道士也是要吃飯的。
不過雖然趙石等人都是一身便裝,但張鋒聚幾個從軍營出來,都是一身軍服,這道士心裡也是有數,這群人中雖有些是胡人,但其中旁的那些,定然是秦人權貴了。
本就不敢怠慢什麼,這時見了銀子,更是歡欣了幾分,再者說了,被大軍圍住那些時候,雖然提心吊膽的厲害,但也知道,秦人好像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可怕。
對於不相干的人等,還算和善,與女真,契丹人總喜歡遷怒於人大不相同。
得了銀子,中年道士笑著就將一行人往後院領,嘴裡也不再那麼寡淡,一邊呵斥著道童,一邊笑著說自家觀內雖然清淨,但觀內做的素食,卻是附近出了名的,連城內幾間大寺大觀也比不得,過會指定讓幾位施主嚐嚐,也好討個口碑。
這話說出來,不像個道士,到像個酒樓跑堂的。
張鋒聚在趙石身後,對著不顏昔班,和木華黎兩個擠眉弄眼,意思是說,看看看看,你們得跟老子學學,白花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