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7部分,將血,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呆的久了,還是有被反咬一口的危險,所以,你哥哥我總是點到為止,從不貪財忘形。”
“這麼說來,那裡的好東西還很多,所以啊,四哥這次要帶人再去一趟,不定什麼時候,他們就去長安稱臣了,到時候搶他們便不那麼名正言順了不是?”
這才真正是馬匪頭子的思維,將打家劫舍當做了終身事業,都是歸義王了,還想著去人家地盤搶東西呢。
趙石嘴角抽動了一下,才道:“四哥率兵出去,就不怕他們避開四哥兵鋒,來低地騷擾?”
如果是在草原上作戰,那是一定的了,被人找到留在後方的部落,多數便能形成一場決戰,甚至於,有的時候可以讓敵人疲於奔命,不戰而潰。
草原作戰的主體,其實就是尋找對方部落的蹤跡,進行劫掠,消弱對方的實力的同時,逼迫對方與自己決戰。
而弱小的一方,也絕對不會放棄找到對方主部,並進行攻擊的機會。
但吐蕃這裡顯然不同,李匪當即就樂了,為趙石解釋道:“他們過來一次可不容易,說真的,那會兒要不是那些光頭鼓動,高地人幾十年都未見會來低地一趟,就算是這樣,當初高地人的聯軍也只是在離這裡很遠的南邊,跟低地人打了一仗而已。”
是的,吐蕃的疆域太大了,越往北來,環境也越發惡劣。
當年吐蕃人建立王庭,征服北方的吐谷渾以及党項諸部,並驅使他們開始參與到絲綢之路的爭奪當中。
這是吐蕃最強大的時候,很多西北部族臣服在他們腳下,併為他們作戰。
但隨著時間流逝,吐蕃開始衰落了下來,而他們不像漢人王朝,總有興起的機會,他們一旦衰落,好像就沒有了盡頭。
高地人的聯軍,別說數十年,便是上百年,也未見能在低地出現一次。
因為他們缺乏統一的指揮,甚至於,他們已經有些不習慣於低地的氣候了,長途跋涉的征戰,更讓他們感到疲憊和厭倦。
實際上,不論是疆域,還是目光,高地人已經被自己限制在了南邊那些盆地當中,很像是漢人的中原之戰,只有統一了那裡諸多的部族,才會有人登上吐蕃王位……
(月票,月票。)(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雄心
(月票,月票,今天稿酬清單下來了,還算令人滿意,阿草才發現,將血已經是白金作品了,不過估計是在白金作品裡墊底的貨,不過還是高興,多謝大家的支援。)
聽了李匪的一些解釋,趙石才算明白,這裡的人們,雖然和草原差不多,都是原始的部族制度。
而在作戰上面,除了徵召模式和草原諸部差不多以外,他們的作戰方式,則和漢人十分相像。
是的,在這裡作戰,並不以騎兵為主體,而是一隊隊的步兵來作為決定作戰勝負的關鍵……
至於為什麼會是如此,趙石也沒去細想。
他只想到,如果是這樣的話,長途奔襲在吐蕃來說,好像也就沒有多少施展的空間了,一條條從雪山上下來的湍急河流,一座座雄偉的高山峻嶺,以步兵作為主體的吐蕃大軍,根本無法完成遠距離的突襲。
趙石稍微有些奇怪的是,當年吐蕃王庭是如何征服北方的那些遊牧部族的,而他們在之後又是如何來保證自己對如此廣闊荒涼的疆域的統治的。
在趙石看來,這簡直就是個奇蹟……
吐蕃並不缺少戰馬,但他們的騎兵數量卻並不多,這一點也非常奇怪。
如果趙石能夠深入的瞭解下去,其實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整個吐蕃,高地人擅長編制,冶鐵,耕種。低地人則擅長豢養牛馬。放牧。儼然就是漢人和北方胡人間的區別。
這也造成了,南邊的文明要比北方發達的多,他們佔據了吐蕃最肥沃的土地,在一定的時期,他們是非常強大的,但它並不能逃脫文明消長的過程。
當吐蕃王庭越來越腐朽,南方各部開始相互交戰,吐蕃也就此分崩離析了。腐朽的部落貴族,相互仇視的各個部落,奴隸和奴隸主之間的相互對抗……
等等等等,讓吐蕃很難再有統合的契機,尤其是,他們的文明並非是在一直前進,而是在倒退……
封閉的環境,讓他們無法跟外間有什麼充分的交流,他們最強大的時候,其實也正是跟漢家文明交通最廣泛的時節。
當文明停滯不前。甚至產生倒退,南邊天竺的佛徒趁機進入吐蕃地界。傳播佛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