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9部分,將血,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胡人們吃飽喝足,抹了抹嘴巴,乾淨利落的離開了,大秦朝廷並沒有送給他們太多的禮物,但一如趙石所料,來到這裡的胡人使者們卻並沒有什麼不滿,他們心裡想著的,都是部族的前途,絲毫也不在意,或者可以說是不懂漢人禮節中的怠慢。
他們受到了極為熱情的款待,見到了大秦的皇子殿下,並各有所得,這便已經足夠了,在草原上,本來,在草原上,進入主人的帳篷,得到熱情的接待,也就可以感激於主人的慷慨了。
如果主人還要送些禮物給離開的客人,那麼主人一定有所要求,很可能便是聯姻的先兆……
胡人使者們離開之後,另外一件大事終於提上了朝臣們的日程,那就是立儲。
皇帝陛下屬意於誰,如今已經分外清楚,雖然朝臣們稍有些不滿,他們再次在立嫡立長的事情上與皇帝陛下的意志有了分歧。
但皇次子李珀在接見外邦使者之事上顯出了才能,最重要的是,他沒有莽撞的與朝中重臣們輕易交往,更沒去碰那位扎手的大將軍。
這麼一來,顯然皇次子李珀比李瓊更加合適於儲位,這已然成為大多數朝臣的共識。
說到底,他們警惕於外間跋扈的驕兵悍將,也同樣對李氏坐大有著憂慮,如此一來,皇次子李珀登上儲位,也就順理成章了。
皇帝陛下也欣然示意朝中重臣,要在祭天大典之後,立下皇儲,看來這也將是大秦成武六年二月間的事情。
大秦成武六年二月發生的事情有很多。
冰雪稍稍融化,大秦通往河洛,河中的驛站便開始忙碌了起來,從長安來的信使以及從河洛,河中方向過來的軍卒,在長安與河洛,河中之間頻繁往來,顯然,大秦又在醞釀著一場戰爭。
樞密院在二月裡,顯得很是繁忙,而在正月裡,樞密使李承乾已經上書參劾了兩位參知軍事,換了三個主事,好幾個書記官,樞密院的屬曹也在變動當中。
同時,樞密院也在跟兵部,吏部,戶部都打著官司,欲重新收回一些權力,這顯然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爭奪,但在大秦成武六年二月,樞密院確實已經煥然一新,順便也顯示出了它的強勢。
不過,在爭權奪利的同時,他們並沒有忘記職責,樞密院的幾位主官,是二月間入宮最為頻繁的幾個人。
樞密院的大人們,都是琢磨著即將到來的戰局,紛紛出謀劃策,各種建言,經樞密使李承乾,樞密副使張承兩人之口,傳到宮中。
可行的,列入記檔,不可行的,也要分清其中優劣。
不過,說實話,自從經歷了大將軍趙石領兵攻取河東,已經平滅西夏等戰事,樞密院對前方領兵將領的約束力一直在逐步消退,到了現在,樞密院做出的這些文章,到底能不能進入前方將領的眼內,還真不好說。
但話說回來了,這也是一個必然的過程,樞密院從來執掌戰略大局的制定,換句話說,他們給前方將領定出戰略目標和目的,具體如何作戰,還要看前方將領們的領兵才幹……
而遠隔千里之外,想要遙控軍前大將,事事都聽朝廷旨意行事,那簡直就是作死。
所以,樞密院其實和中書差不多,他們的威權在戰時其實並不明顯,他們權勢最顯赫的時候,顯然是在天下安靖之時,但天下平靜,軍人何來用武之地?樞密院就算再顯赫,又能顯赫到什麼地步呢?
顯然,這是一個悖論,無法解決。
不過,就在樞密院日漸繁忙的時候,作為樞密副使的冠軍大將軍,晉國公趙石卻在為自己兒子的婚事忙活開了,也稍稍顯示出了他對中原之戰的冷淡態度。
很多天,皇帝陛下在忙的焦頭爛額當中,問起大將軍趙柱國怎麼不見蹤影,才知曉,這位大將軍正在籌辦兒子的婚事,一時間讓皇帝陛下哭笑不得。
本來,在去年回京之前,趙石和張峰聚兩人將婚期大致已經定了下來,在今年三四月間把喜事辦了。
但計劃總趕不上變化快,三月間趙石很可能要出使吐蕃低地,這一去就不知什麼時候能回來。
當然,最重要的是,西北張祖已經時日無多,趕緊把親事辦了才是正經,不然的話,遇到家喪,親事又要耽擱兩年左右。
其實在正月裡,趙石就已經開始和張家這邊商量了,只是張承一腦門的扎進了樞密院的事務當中,對侄孫女兒的親事,很不上心。
趙石這裡得了他的口頭承諾,在二月間可以選吉日把婚事辦了,索性,便不再去尋張承了,便自行操辦起了婚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