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3部分,將血,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六七月間,河洛戰局突變,他這裡便不急著回長安了,他的幕僚從人都道,若此時陛下有意讓他去兵部,河洛戰事將是一個大麻煩,還是暫且在此,等候晉國公從吐蕃迴轉,再一起回京為好。

尤其是可以藉此,問計於晉國公,又了定策,回到京師之後,無論去戶部還是去兵部,都能有的放矢……

李珀雖然聰明,但畢竟年幼,雖然心裡有些不以為然,覺著自己還小,很多事看不分明,像這樣的大事,父皇絕對不會交給在他的手裡。

但東宮近從們的話,他卻也覺著有些道理,能問一問晉國公的意思,回到京師到了父皇面前,一旦被問起來,也能回上一二,讓父皇高興。

不用他過多的試探詢問,趙石這裡便開了口,很直接的道:“勝敗乃兵家之常事,河洛經此一亂,元氣大傷不假,但也少了許多居心叵測之人,嘿嘿,百姓嘛,再要鬧事,估摸著就都得想想,上次亂事,給他們帶來了什麼。”

也不怨成武皇帝喜歡這個次子,那聰明勁真的不用提,聽了趙石的話,只是沉吟了片刻,便眼睛亮亮的道:“國公是說,此戰罪不在張大將軍?”

趙石挑了挑眉頭,心裡不由有些羨慕,李全壽那小子福分不淺,這個兒子真的很聰明,而自家那小子,讀書讀的和個小大人似的,不過總覺著太過老實了些,缺了些靈氣兒。

但他肯定是不承認自家兒子遺傳了他的腦筋,卻是埋怨讀書把兒子給讀傻了。

也許是嫉妒心作祟,這個時候,他終於板起了面龐,拿出了老師的做派,“若張大將軍有罪,換何人去守河洛?”

太子李珀歪著腦袋,想了半晌,覺著明白了這話的真意,張大將軍即便有罪,若無人能頂替之,那便是無罪。

這麼一想,便也豁然開朗,要不怎麼說聰明的呢,想明白了事情,就勢便套起了近乎,拱手便行下弟子禮道:“老師說的是,李珀受教了。”

不過到底還小,按捺不住心中疑惑,接著便問道:“難道老師不想去河洛領軍?”

以其太子身份,這話說的就便有些唐突了,不過趙石卻不以為意,而且一口一個老師,確實能讓人心情不由自主的愉悅起來。

微微搖頭間,便道:“天下人才很多,各有其能,用一人而興,則貶一人即亡,這對國家而言,是沒有任何益處的……張將軍雖有些心慈手軟,但無論其資歷,還是其才幹,在短時間內,我看不出有誰能夠代替他,殿下明白我說的意思嗎?”

李珀的眼睛更亮了,這些話聽著很新鮮,遠勝於東宮老師們枯燥的喋喋不休,而且,裡面還涉及到朝廷一位大將軍的任免,彷彿天生便有的權力慾在心中澎湃,更是讓他感到興奮不已……

將這些話語仔細記住,並琢磨了一番,李珀點了點頭,微微露出些狡黠之色,笑道:“父皇若是問起,我便如此答他,國公以為如何?當然,這都是我想出來的……國公可不要在父皇面前拆穿於我啊……”

其實這正是趙石說這些話的意思所在,他這裡放肆慣了,板著臉點了點頭,順手拍了一下太子李珀的肩膀,欣慰道:“殿下如此聰敏,實乃我大秦之幸事。”

至於皇帝陛下會不會問太子這些事情,誰知道呢,反正,回到長安後,若皇帝陛下問起來,他自己的意思也就是這般了……(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零一章歸程

(後面的情節要好好琢磨一下了,阿草發現斷更的一個好處,能時不時想想情節,寫起來就快很多,呵呵,當然,這次不會斷更了,大家放心。)

在回去京師長安的一路上,隨著戰報往來,以及張培賢,杜山虎的奏摺內容陸續送過來,趙石對這次戰事的前前後後也越加的清晰了……

細細考量,其實便不難發現,此次秦軍東出虎牢,與其說是進攻,其實看上去更像是一次試探。

而張培賢之所以吃虧,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並不能全然怪責河洛各部將領無能。

如果非要深究就裡的話,此戰失利的緣由,最終還在他的身上。

這可並非瞎話,自成武二年,實際上是自成武元年開始,大秦東征西討,戰事就從未停歇過。

征伐河東,北上草原,到了成武五年,又舉兵滅夏,到了成武六年,西北的戰事也沒停下來,在敦煌古道的沙漠中,祁連山沿麓,秦軍還一直在清剿党項餘孽。

而這些戰爭,其實都是在他的主導之下進行的……

河東之戰,揮兵二十餘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