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4部分,將血,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和往常一樣,他選擇了忽略,因為他相信,在這樣一個時代,在軍中能夠滋生出這樣的人物,再自然不過,至於這個年輕人會不會造成危險或者會不會在某一天被人砍下腦袋,那就不是他所關心的問題了。
只要用的好了,這才是大秦最鋒利的刀刃。
趙石在桌子上鋪開紙張,提起筆,想了想,大年初一就要給張峰聚那個混蛋寫信,心裡有點不舒坦,不過有些事情拖不得啊……
心裡暗歎了口氣,剛要下筆,瞥了一眼陸相,將筆又放了下來,招手道:“我念你寫,寫的字要是不好,小心軍法。”(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建軍
“告訴張佩官,他要是敢將駐守河東的軍旅都變成商人,老子饒不了他,軍人是什麼?軍人乃百姓之鎧甲,國家之刀刃,他們可以狂妄,可以跋扈,可以粗魯,可以不學無術,但就是不能和商人一樣討價還價,貪婪於財貨……”
“瞧瞧西夏人和女真人,契丹人都成什麼樣子了,只要給錢,沒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從河中,河東,到西北,難道見的還少了?”
“想當年,西夏人,女真人,契丹人……他們老祖宗建國的時候是個什麼模樣,再瞧瞧他們滅國的時候,都成了一群廢物,難道張佩官想讓咱們秦人也變成那副模樣?若是如此,他這個河東宣撫使也別幹了,幹下去就是大秦的罪人,死上一千次也難贖其罪……”
這些話,落在陸相的耳朵裡,有如洪鐘大鼓,有振聾發聵之功。
不過,心潮澎湃之間,卻也抓耳撓腮,小時候到是念了不少的書,但這些年沙場征戰,早將書本放了下來。
大帥的話聽著是有大道理在裡面的,但這些話肯定是不可能照本宣科般寫下來,而是需要他加以修飾。
他到是知道大帥這個習慣,因為曾經聽大帥的一個參軍說過。
因為大帥筆跡太過奇特了些,軍中文書都由參軍們代筆,大帥說的東西都極為隨意,所以需要參軍們自己琢磨如何措辭,才能不傷大帥話中之意。
到是沒想到。這樣的活計如今落到了他自己的頭上。與有榮焉之際。卻也只能搜腸刮肚,盡力將大帥的言辭變成自己筆下的文字。
趙石不管那麼多,爽快的臭罵了張峰聚一通,便話鋒一轉,又誇起了人。
最終,才吩咐張峰聚安心在河東待著,別關心那些有的沒的,若想做什麼事。儘管想朝廷上書,如今也是大將軍了,統領千軍萬馬,坐鎮河東要地,沒必要畏首畏尾,什麼事情都讓別人幫他拿主意。
聽上去這些話前後有點矛盾,但大帥的意思陸相很明白。
就是讓張將軍帶好了河東兵馬,旁的事情少管,至於說是讓他自己拿主意,那就是說在用兵之上。只要有著合適的理由,沒理由讓河東精兵無所事事。
大秦這些年。從來沒有什麼擅起邊釁之類的說法。
換而言之,就是在說,大秦的大將軍都有著非常高的自主權,這在每一個帝國建立之初,都是常態,沒什麼奇怪的地方。
只是張峰聚這些年獨當一面的時候太少,乍領河東兵權,有些猶疑惶惑罷了,實際上,每一位大秦上將軍,在不請旨意的情形之下,只要調動的兵馬不超過萬人,朝廷一般都不會太過在意。
趙石這裡最後猶豫了一下,才讓陸相繼續寫下去,告訴張峰聚,河東,以及河南地,榆林等處,將建成大秦最大的兩個騎兵叢集。
這個數字將定在十萬到二十萬之間。
這是大秦在將來幾年當中,最龐大的一個建軍計劃,其中靡耗的錢糧,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其中的兵種,劃分的也極為詳細,這並非是趙石一個人的意思,而是樞密使李承乾極力推動。
這在十幾年前,就算是天下一統,也是少有人敢想象的事情。
但現在,卻有人真正的提了出來,並得到了趙石以及張承,成巒等人的支援。
因為河套牧場已經徹底落入大秦手中,而且,北方雲中,雲外草原,也在大秦控制之下,大秦的馬價,一直在狂跌不止,甚至於現在一頭成年黃牛的價格,已經兩倍於馬匹,很多農戶乾脆用馬來耕田了。
而在十幾年前,大秦這裡一匹好馬,能換上五六頭甚或是十幾頭牛都有可能,而到了南方或者後周,這個價格還要翻上一翻。
從吐蕃低地,再到北方草原,十幾年間,大秦的軍隊在大將軍趙石率領之下,征服了無數異族,而這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