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6部分,將血,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這裡,不由有些委屈,想著這大個子若真敢到母親面前搬弄是非,自己一定也要狠狠告上一狀,大個子對她動手動腳,很不規矩來著。
“都起來吧,以後好好照看孩子,不然要你們有什麼用?”
趙石在公主府裡有了個兒子,主人翁意識大作,對這些下人的疏忽很是不滿,隨口便訓斥了起來……
眾人大恐,這話要是旁人說來,還不怎的,但出自大將軍的嘴裡,這份量比大長公主殿下也輕不了多少。
等眾人惶恐的圍著小人,噓寒問暖,簇擁著小人離去,小人兒還不時狠狠回頭,目光中滿是童稚的威脅。
趙石也是搖頭一笑,隨即便有些感慨,當年鞏義故人,如今多已凋零,景興皇帝,王虎,楊倩兒,皆都逝去,胡離,還有一些鞏義舊部,都戰死在了沙場之上。
而他們的下一代,卻一個個出現在自己面前,想想真是物是人非……
不過趙石這樣的人,註定不會有太多的感慨,他現在還年輕,用不著像老人一般,回憶什麼。
沿著小徑漫步走過,很快,便來到公主府前……
大長公主府經兩代君王,十幾年來恩寵不衰,門庭註定不會有多冷落,只是寒冬臘月,離著長安也不算太近,所以沒多少人上門打擾。
但就算如此,年節將近的時候,送禮上門者,也不在少數。
即便是臘月二十九,公主府側門之外,也停著些馬車,稍稍一看就知道,那是上門拜訪的賓客。
趙石微微蹙眉,顯然有些厭煩,上一次靖佳公主入宮為讀書人求情,趙石也問了,是戶部尚書李吉長子過來請動的公主殿下。
裡面有沒有同門下平章事李圃的意思,誰也不清楚,其實也不重要,李圃為相已經多年,門生故吏遍佈朝野,長安李氏門閥,越加繁盛。
李氏求上門來,為的又是國事,公主殿下不好推脫,於是便入宮了一次。
但朝堂上的大人們怎麼會求到公主門下,趙石和靖佳公主猜了猜,也只能是認為,為息皇帝陛下震怒,甚或是朝堂大人們也不好張嘴就科舉案說話的緣故。
至於有沒有其他深意,一時半會兒還瞧不出來。
在朝堂上,大將軍趙石和李氏一直井水不犯河水,相互之間還能有商有量的做些政治交易,趙石對李氏也沒什麼惡感和間隙,但也絕對談不上有何好感。
估計李氏對大將軍趙石也是如此,所以兩邊都儘量疏遠,卻又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朝臣相處,大多如此,並不算奇怪。
不過如果李氏過界,趙石也不啻於給李氏一棒子,讓其清醒清醒,尤其是戶部尚書李吉,亂伸爪子的毛病一直就有,如果不是同門下平章事李圃還在,不定已經得罪了多少人呢……
而在趙石看來,長安李氏,已經有了盛極而衰的徵兆,因為同門下平章事李圃老了,過不了幾年,那個位子也該換人來做。
李圃一旦去位,李氏大閥的聲勢也就去了一半兒,戶部尚書李吉?接不下那個位子,就算有那樣的才幹,無論皇帝陛下還是朝臣,都不會允許一家連續出現兩位宰輔,何況李吉沒有那個份量。
沒有了李圃坐鎮朝中的長安大閥李氏,也將迎來他的低潮,會不會就此倒下,不好說,畢竟是百年大閥,在朝中根深蒂固,只要不像長安王氏一樣,深深的參與進皇位之爭去,可以說,十數年間,誰也撼動不了李氏大閥在長安的地位。
幾次回京,趙石都能清晰的感受到長安李氏的影響力。
就像李吉只是派了長子過來,便能請動靖佳大長公主入宮,就像上次李圃只是送來請柬,他便要上門造訪,那還是在長安之變後,他聲威最為隆重的時候發生的事情。
由此,長安李氏之威風,便已經能得到最直接的體現了。
不過靖佳公主入宮之事,也沒什麼好計較的,大長公主府清淨不假,但絕對不是離群索居,不問世事,只是那會兒靖佳公主正“病著”,讓趙石聽了此事後,很是有些惱火於李氏的強人所難罷了。
來到大長公主府門前,早有人等在那裡,正是大長公主殿下貼身女官芍藥,出來的有些匆忙,氣喘吁吁,薄汗微出的樣子。
給趙石見禮,趙石隨口就問了一句,“都這般時節了,怎麼還有人上門?”
芍藥裹了裹身上的披風,一副冬天裡的鵪鶉模樣,隨即眼珠兒轉了轉,哆嗦著嗓音解釋道:“嗯,幾個讀書人,考了進士,聽聞朝廷要派了他們去西北,託人求到了門上,這些讀書人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