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3部分,將血,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元翰的腦袋,為大秦立下了戰功。

所以明年草原諸部需要好好安撫一番,大將軍木華黎是該調回來參加中原之戰,還是讓其留在草原上繼續統領草原諸部兵馬。

西北戰事告一段落,但到底還有著首尾,諸將之封賞和這也密切相關,君臣兩人就此事很是商量了一番。

然後,還有折匯待罪回朝,該怎麼處置,在這個上面,皇帝陛下跟趙石明言,不可能將大將軍折匯定罪處斬,最多,削官奪爵,比照折木河,吳寧兩位大將軍的舊例,趕回家中養老了事。

趙石對摺匯雖深惡痛絕,卻也不為己甚,他也明白,朝廷在重處折匯之後,還要想方設法的安撫折氏。

不過沒了大將軍折匯,折家的沒落已經無可避免,當然,中原之戰將啟,折氏這樣的將門在其中還有機會。

但無論是大將軍趙石,還是大將軍張培賢等人,皆不會再給折氏過多的機會,對於這樣底蘊深厚的門閥世家,輝煌的時候朋友很多,一旦有了敗落的跡象,那麼它的敵人照樣比比皆是。

至於很可能在明年春末開啟的中原之戰,君臣兩人皆避而不談,其實他們都清楚。到時候中原之戰的焦點。定然在河南。

皇帝陛下想的是。如果戰事順遂,一戰而定開封,後周也許不會就此亡國,但也只剩下苟延殘喘的份了,之後戰事進行下去,用兩到三年的功夫,覆滅後周,那麼中原天下。也就只剩下一個南唐了。

而趙石想的則不一樣,中原之戰,在他看來,是漢人間不可避免的內耗,艱難之處,比之他領兵伐夏有過之而無不及。

中原大地之上,到處都是堅城要塞,以大秦之兵鋒,或可逞一時之快,佔據優勢。但戰事連綿,秦軍不會很快結束中原之戰。

而他所預估的時間表。則是少則五年,多則十年,大秦都要被拖在中原腹地之上。

因為他雖然不太清楚蒙古人滅宋用了多少年,但他卻曉得,在另一個時空當中,蒙古人數攻襄陽而不得,在襄陽城下,還死了一位蒙古皇帝。

襄陽,可以說是江北最堅固的一座堡壘,又有後周名將嶽東雷這樣的大將把守,換了秦軍,估摸著在襄陽城下,也要吃盡苦頭。

但這些話他不會明說,即便說了,除了損傷將士士氣,受人攻訐之外,沒有太多的用處……

而他力主伐夏,也正是出於這樣的判斷,攻取金國半壁江山,消弱草原諸部實力,將蒙古人困在東北,有意無意之間,已經為中原之戰創造了一個好的環境。

至於戰事到底能打成什麼樣子,等著瞧便是了,戰陣之上,意外總不會少,說不定,秦軍真能將後周京師開封一鼓而下呢。

其實皇帝陛下很想就這個話題聊一聊,但最終,君臣兩人都避開了,因為他們都清楚,大將軍趙石不宜在此事上過多的指手畫腳。

他這些年立下的戰功太多,一旦露出要掌控中原之戰的意思來,會引起朝野內外的全面攻訐,無論是河洛的張大將軍所部,甚或是杜山虎所部,都不願將眼瞅著到手的功勞讓出來了。

他們已經陳兵河中,河洛太久了,就等著大將軍趙石伐夏功成,而之所以能等到現在,還是趙石對他們做出了承諾的緣故。

這些關節,無論皇帝陛下,還是趙石,心裡都明鏡相仿,自然也就沒有就這個話題談論的餘地了。

這個時候,趙石終於談起了國武監。

對於他現在的身份地位來說,國武監這裡可以說是格局太小了一些,但趙石還是鄭重其事的向皇帝陛下表明,他會重新整頓國武監,甚至於,回京之後他準備以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國武監之上。

說實話,國武監已經容不下一位戰功如此之著的大將軍了,但趙石之前做了足夠充分的鋪墊,此事好像也就順理成章了。

皇帝陛下也能理解趙石此議,他以為,當初趙石創立國武監,用了將近五六年的時光,將國武監從無到有整飭的好生興旺,同時建立了猛虎武勝軍這樣一支皇帝親軍出來。

這都是大將軍趙石的心血所在,回京之後,自然要多照看一些。

而再一想,還有比國武監山長更清閒的職位嗎?想到這個,皇帝陛下心裡也是苦笑,這是連養老的地方都找好了嗎?也不想想,自己才多大的歲數,他們君臣二人,都可以說是年富力強,怎麼就有了這麼多的暮氣呢?

但他不明白,在趙石看來,國武監是大秦第一所真正的軍事院校,猛虎武勝軍的成功,也證明了國武監的價值所在。

他的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