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3部分,將血,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堪。
不過如今卻是不同,反正無論左衛還是右衛,皆為國之羽翼,既然離了左衛還可在右衛當差,依舊可以為國出力,所以那些怨臣太過專橫者,便都紛紛調入右衛,所剩者大多都乃隨臣東征之部下。
陛下也知,左衛乃臣之心血,聽聞此事,臣覺得兵部此舉欠妥,如此輕易便可調撥羽林衛士,置陛下之安危於何地?心痛惱怒之餘,也未細心思量其中厲害,便叫人去兵部詢問,不成想所派非人,竟是犯下不赦之罪,臣得訊息之後,立即便想進宮想陛下自請罪責,但陛下忙於政事,卻未準見。
今日即已見諸於朝堂,臣自知罪責深重,不敢奢望陛下赦之,只望陛下念在臣頗有微功,請準臣辭官歸鄉,臣……今歲已到加冠之年,老母也思鄉心切,早有回鄉祭祖之心,,若陛下允之,臣之幸也,只是不能再侍奉於陛下左右,為國盡忠,實乃臣之大不幸也……
只是罪責難逃,臣乞陛下重處於臣,也好讓人知朝廷律法並非虛設,也為後來之人戒……”
話音一落,滿殿群臣皆是愕然……
!
第四百一十九章 獎懲(十一)
第四百一十九章獎懲(十一)
群臣相顧,眼神亂飄,大多都是心道,好嘛,真是好利的口舌,這位年紀輕輕的鷹揚將軍除了過人之武勇之外,竟還有這樣的心機城府,以後這前程還能小了?與此人為敵,實為得不償失之舉。
這滿殿的大臣們,都是心有七竅,一碰就轉的一等一機靈的人物,誰不明白這番話的厲害之處?嘴裡雖然口口聲聲都是臣知罪,臣知道錯了的字眼兒,但話裡話外卻是將兵部數落了個遍。
最要緊的是,大秦皇位更迭多有事故,便如先帝正德,召禁軍進京,逼宮而得帝位,不過那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陳年舊事了,說來還不能觸動人心的話,那當今皇上登臨帝位之時卻好像只是昨日之事。
那一晚起伏跌宕,驚心動魄之處,在場之人大多都是親歷,左右兩衛大打出手不說,乾元殿上更是血濺當場,右衛兩個指揮使人頭落地,連兇手是誰如今都是雲裡霧裡的,想那一晚只要稍有差池,如今坐在這金鑾殿皇位之上的可能就另有其人了的,經歷了此事的陛下能不對京師兵權之調動敏感異常?
這些話厲害之處便也在於此了,緊扣兵部擅調羽林官兵,合不合體制先不去說他,往深了想一想,這話裡的意思還能不明白?兵部一個主事便能如此輕易調動羽林左右兩衛之人事,若真有居心叵測之人,置聖上安危於何地?好不容易才將左衛弄出個樣子,卻有人想將其拆散,羽林左衛之官長竟然無可奈何,居心何在?皇家之體面何存?
許多朝臣都是憐憫的看著跪在地上張口結舌的何奎,這事再是清楚不過,兩個陛下心腹臣子已經撕破了臉。話雖然都說的極重,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勢,但這也只能算是兩人初次交手,小小的過了一招,兩人自然都不會傷筋動骨,但這位何大人可就慘了,觸了陛下逆鱗,這個替罪之羊算是當定了的。
趙石舔了舔嘴唇。嗓子眼都好像在冒煙一樣,這長篇大論可不是他自己想出來地,而是府裡的三個讀書之人熬了半宿才弄出來的,三個人考慮到他的武人身份,自然不會將整篇話弄得文縐縐的晦澀難懂,而是半文半白,饒是如此,趙石整篇背下來也是鬧了個眼冒金星更別談什麼表演到位了。
他低著頭。群臣也看不清他的臉色,不過只要細心傾聽,便可以辨別出語調之間很有些不自然的地方,畢竟趙石雖然受過些特工訓練,懂些偽裝之術。但在表演天份上也只能算是未入流罷了。
金殿之上,眾人都好像感受到了高踞於上的帝王地怒火,心頭微沉,兵部之事眾人昨日聽說。多數人都覺著這兩人乃親信之臣,陛下可能會召兩人進宮湊對,並不會鬧的沸沸揚揚,畢竟如今戰事在即,樞密院和兵部都乃重中之重,陛下又怎會容兵部出亂子?
不想的是,看這樣子,昨日兩人竟都未進宮面聖。卻在早朝上擺開了架勢,也不知聖上怎麼處置此事。
景帝李玄謹的聲音還是那般低沉平靜,但誰都能從中聽出那壓抑不住的火氣,“李承乾,趙石說的可是真的?”
李承乾心裡咯噔一下,這冷汗已經冒了出來,他現在心裡已然滿是後悔,顯然這個毛頭小子早有準備。用心也是惡毒到了極點。要說擅調羽林衛士對於京兆房武選司本就是掌著京兆六品以下武官升遷轉任等權力,羽林衛雖乃御前親軍。也在管轄之內的。
而有一點,如今兵部沒有樞密院之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