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0部分,將血,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開始解釋。
“蜀道難行,陰雨連綿,這一路急趕,眾軍已然疲憊,再向前去,就是利州城,說不定要廝殺一番,在這裡整兵五日,梳理一下地方,也好讓蜀人瞧瞧我大秦兵威。”眾人一聽,都道大帥英明,多少覺得大帥行軍佈陣,總是有章有法,該急的時候急,該慢的時候慢,實是讓人心服。
其實趙石這裡除了如上所說之外,也有他自己的打算,從金州起兵之時他就已經讓趙飛燕將手下人等都派了出來,此時一個月已經過去,卻是到了看看效果如何的時候了……
綿谷縣西南,背靠松竹嶺,有一處寨子,此處名為成家寨,之所以以寨稱之,主要是因為成家祖上據說也是後蜀開國之臣,後來告老還鄉,回了故里,這位成家先人卻是出身草莽,乾的原是無本的買賣。
衣錦還鄉,一門皆貴,後蜀朝廷賞賜眾多,那位先祖卻是豪傑之氣大作,立了這成家寨,說是寨子,其實和小城差不多,有城牆圍著,背靠松竹嶺,也算是成就了一方人物。
成家後代子孫雖然沒先祖那個福氣,能賺個五品以上的官職回來,但在當地也算得上是舉足輕重的望族了,縣太爺到這裡上任,先要見的不是衙門中人,而是先要見一見成家老天爺,之後才能平平安安的在這個地方呆下去。
成家子孫繁茂,只這一代就有五子,都是嫡支所出,其他旁支子弟加起來沒有一百也有八十,成家福祿綿延,到得現在這個地步,子孫行事也漸漸張狂了起來,這一代的五個兒子就號稱成門五虎,各個都是橫不能走路都橫著走的角色,綿谷縣之人私下裡皆稱之為五霸。
太平時節其實也就罷了,這五人就算再是囂張跋扈,只要不想著謀逆,也惹不出什麼滔天大禍來,但方今亂世,五人卻是給成家招惹來了滅門之禍。
秦人來了,成家寨沒事,因為成老天爺還在,將家裡惹是生非的幾個愣頭青圈在家中,自己則帶人率先去秦軍軍營勞軍,秦人也無意與鄉中百姓士紳為難,大軍一路並無所犯,就過了綿谷縣。
這裡剛將心放下,沒過半載,利州又鬧起了匪患,這回見多識廣的成家老天爺也捉摸不清到底該是如何了,事也湊巧,松竹嶺上就有一夥兒強人,人數不多,只有數十人而已,這些傢伙見利州大亂,立馬打著趁火打劫的念頭下了山。
來也是好笑,這夥強人中到有一半兒是被成家強佔了良田,這才被逼上山的,下山第一件事自然是找成家報仇了,這個根本就不用問。
而成家樹大招風,還有幾夥兒亂匪也盯上了成家的家財女人,於是乎,成家就算想安穩也安穩不得了,先是松竹嶺上的強人趁夜而來,想要將成家滿門殺個雞犬不留,但成家到底不是好惹的,外間鬧的紛紛擾擾,寨子中能無防備?
這夥兒強人也才幾十人而已,而寨子裡佃農,家丁,以及成家的子孫親朋等等,近千人居住於此,這夥強人一來,就如羊入虎口,讓成家那五個惡霸小子帶人殺的殺,擒的擒,一個都沒逃的出去。
後來的幾夥兒人也是如此,幾仗下來,成家卻是打出了些名聲,周圍村縣百姓紛紛來投,成家為了自保,來者不拒,一時間,成家寨是人口劇增,不多時便已有數千之眾。
這人一多,糧食,食鹽等物也就緊了起來,最後是成家五虎中的老四一拍腦門,想出個主意來,也沒告知老太爺,夥同幾個兄弟率人徑奔縣城,此時利州大亂方興,像綿谷縣這樣的大縣,卻有地勢有些偏僻的所在,還沒吸引那些大夥兒亂匪前來。
成家五虎帶人進了縣城,直奔縣城官庫而去,見這夥人人多勢眾,氣勢洶洶,卻是無人敢管。
成家的這五個愣頭青不管那許多,帶人便砸開官庫,將其中糧米等物,盡皆劫到了成家寨,這一下可是出盡了風頭,來歸之人更多,便是一些亂匪也聽聞了綿谷縣這裡有成家寨,和大家夥兒乃是同道中人,殺官造反,很是有些聲勢,即屬同道,大夥發財的地方很多,也就不去綿谷縣人家的地盤上討食兒了。
這麼一來,成家雖說是為了自保,卻真還保全了一縣之百姓,若照此下去,等蜀中平定之後,也算有功無過,繼續過他們的太平日子了。
但壞就壞在成家五虎見人越聚越多,人人恭維,各個諂媚,竟然還有那無恥的將他們幾個與三國時的五虎將相提並論,這般下來,心氣兒可就不同了,再不管家中老太爺之類的長輩嘮叨,都覺亂世出英雄,所不定他們還真能幹出點驚天動地的大事出來。
而亂匪群集利州城下,雖說有人前來拜會,讓他們帶兵前去匯合,但這些土包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