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5部分,將血,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不給的樣子,也不知到底是何緣故?既然有些吃不準這位趙大人的心思,話裡也就不敢進逼過甚,再加上內衙職責所在,雖說他們自成一體,但只要明白內衙跟腳的,也能知道內衙權勢並不如何顯赫,真正的朝中顯貴,朱門世家,又哪裡是他們能奈何的了的?說到底,他們這內衙還是後世的錦衣衛相差甚遠,依仗的不過是歷代掌權之人皆是皇帝身邊親信大太監,只要不被人抓住確實的把柄,誰也不會有意跟他們為難,加上康末太監專權,宮中的太監們也自知不得外臣們喜歡,所以都是謹守門戶。從不刻意結交閒雜人等,行事更是力求隱秘,所以才能相安無事至今罷了。如些一來,他們這些內衙所屬雖說有時總覺高人一等但卻沒有多少底氣。方一見面,見趙石姿態如此強硬,加上此次川中之行,若沒有這位他雖是心中惱恨,但說志話來學是留了很多餘地的。
“你又是誰?”趙石偏了偏頭。語氣絲毫不因身體虛弱而有半分軟弱,既然知道幾個人的身份,說起來他本不應該如此強硬,畢竟他已經不是當初那處鋒芒畢露,好像出了鞘的刀鋒般的愣頭青了,接人待物上已有長足的長進,但話說回來,一來他對這些從不公開身份,行事詭秘的傢伙沒有好感,二來嘛,他不想跟這些人有什麼牽,這對他如今是一點好處也沒有的。三來,此次入川,閒雜人等已經夠多,加上這麼幾個一看就知道不會聽命行事的傢伙。又多出許多的麻煩和變數,還有想深一些,這些人入川自然不會是遊山玩水的,旁的先且不說,就說他們一旦將事情辦砸了,說不準就要將黑鍋扔給別人,前世時那些特工們的行事方式他可是見過的多了。所以,這幾個傢伙要麼就趕的他們遠遠的,要麼就讓他們知道,誰都不是好惹的。
而之前特意的試探也表明了這幾人雖有倚仗,但氣勢上並不如何跋扈,和他之前猜想的內衙地位很是相稱,之所以後面兩人身上有淡淡的傲氣,想來也不過是因為他們身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有些神秘,所以之前和他們打交道的官吏也便抱著寧可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心理,忍讓他們三分,由其而產生了些優越感罷了。“下官姓魯,名叫魯忠,羽林軍驍騎尉,職領內庫左副都監……”緊咬著牙齒,聲音又尖利了幾分,顯示這位老兄也著實有了幾分惱火的意思,他萬萬想不到的是,只這片刻功夫,面前這位少年將軍已是將他們的來歷心理都猜了個七七八八,甚至這強硬的姿態也八分是做作出來的。趙石心裡卻是冷笑了一下,這三個人的身份是雜七雜八,說了也等於沒說,一看便知掛的都是虛銜。這個魯忠竟然還掛著羽林軍的職銜。也不知是掛在左衛還是右衛名下,羽林軍的驍騎尉卻作的是內庫太監。以他對大秦官制的瞭解,也虧這些內衙之人想的出來,幾乎是**裸的告訴旁人此人身份詭異,也不知是愚蠢,還是為了其他什麼,可能是為了行走於宮內宮外方便一些吧?看這個魯忠的樣子,八成是個太監了。身上那股子陰柔的氣息讓人怎麼看都不舒服,不過聽說內衙權柄都是握在太監手裡的,看來此人在內衙應該是有些身份之人了。想到這裡,他再不願跟幾人糾纏,聲音放緩了些,“你們身上都有武職,但在我看來,卻沒一個是在軍中呆過的,這個你們不會否認吧?”“是……但大人……
趙石擺手打斷魯忠的話頭,淡淡的道:“實話跟你們說了吧,川中大方我曾隨大軍出關東征,千軍過處,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經歷大凶之事,我秦軍雖說軍紀嚴明,並無多少殺戮無故行徑,但大軍過後,百戰之地,敗兵盜匪多如牛毛,功蜀之戰,我大秦用兵十數萬,滅一國之地,比之東征之役有過之而無不及。
想來戰後情弄猶甚,此次出京傳旨。你們知道隨行之人有多少?都是各部文員幹才,我奉的是皇上口諭,哪怕損傷一人,也不好向皇上交代,向朝廷交代不是?趙石緩緩道來,卻帶了些解釋的意思在裡面,眼瞅著對面兩人臉上的怒色漸消,換之而起的卻是微微的尷尬和猶豫。顯然不知他如此說法到底是個什麼意思,這先硬後軟的把戲,他用起來雖然有些生疏,但效果卻是不錯的。目光在他們臉上一掃而過,趙石接著道:“我這些日子奔走佈置。怕的便是事有不周,隨行護衛軍唯恐不多,唯恐不精……你們身上都有武職,聽你們的意思,還要隨在我身邊。你們胃口倒是不小,要知我麾下士卒都是東征之時帶出來的,雖不能說是百戰之卒,但總能稱得上是精兵,而你們未曾在軍中任職過一天。嘿嘿,說句你們不願意聽的話。你們沒哪個資格入我軍中,而一旦遇到盜匪敗兵,你們知道該怎麼排兵佈陣?我一個軍令下去,你們知道該將我的命令傳給誰?又怎麼能讓旁人對你們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