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無間狂想曲,津鴻一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聯邦公民們興奮欲狂,如追腥逐臭的蒼蠅紛湧而上,一個月之內,申請遷居的移民人數就像坐火箭般飆升至四十多億,最後聯邦政府不得不採取抽籤的方式挑選出一億之眾,花了好幾年時間才全部分批移遷到羅馬殖民星上。
之後數十年,羅馬城如同氣球一樣飛速擴充套件繁榮起來,加上陸續遷來的聯邦公民,銀河歷39世紀初期時,羅馬城的人口數量一度不可思議地達到了將近兩億,成為整個銀河聯邦城域最大、人口最廣、密度最高的特大超級城市,被形容為一個塞滿狂熱螞蟻的罐頭。若不是還未能同步開發周邊的宙域,而現時階段所需的人力也已經完全飽和,恐怕第二座羅馬城亦開始破土動工了。
但也就在這時,一個噩耗有如晴天霹靂般打在聯邦政府和所有定居於羅馬城聯邦公民的頭上。
經過幾近攫奪性質的瘋狂採礦,羅馬星系已知的肽晶礦產在不足百年內就已然飛快告罄,而勘探隊幾乎踏遍十五大行星的每一寸土地,卻無法再發現大型新礦產,找到的礦藏不是含量過低就是儲量太少。小行星上或許有更多的肽晶礦石,但開採成本和技術要求過高,只適宜小規模採掘,以現有的方式開採下去只會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再於是乎,銀河聯邦這個史上規模最大的政府性殖民行動就“啪”地一聲,像個過度膨脹不堪負荷的氣球一樣爆裂開了。
這曲高歌猛進的激昂旋律就此戛然而止,劃上了一個刺耳的休止符。
每個不惜離鄉背井、不懼生命危險、不辭千辛萬苦來到羅馬星系的移民都意識到,他們踏上的並非是一片遍佈黃金寶石的美麗樂土,而是一片貧苦黑暗再無出頭之日的戈壁荒漠。
恐慌的浪潮頓時席捲了整個羅馬星系,移民們群情鼎沸,憤怒譴責聯邦政府的愚蠢行政作為,要求當局負責將所有移民遷往其他殖民星,並且賠償他們所有的經濟損失。
雖然聯邦政府為彌補這個錯誤將付出不菲的代價,但這樣的要求並不過分,必須履行。然而,在當局政府一些別有用心者的活動下,這個正當請求被嚴詞拒絕了,告示民眾可以自由遷徙,但是政府不會承擔任何的費用,賠償損失的要求當然更被棄之不理。
聯邦政府這個荒謬至極的決定猶如在沸油中倒入一瓢冰水,羅馬星系的全體移民登時民怨沸騰,紛紛衝上街頭,憤然焚燬交通工具、破壞公共設施、衝擊政府機構,以各種激烈的手段發起抗爭,保護自身的應有權益。
又是在別有用心者的活動下,聯邦政府未經詳盡的調查決議,就將羅馬城移民們過於激進的抗爭行動倉促地定義為暴動,迅速調遣防守羅馬星系邊疆的聯邦艦隊加以鎮壓。武力衝突中共有二十來萬平民身亡,數百萬平民受傷,聯邦艦隊官兵亦有數千名傷亡,各類基礎設施損毀不計其數,釀成了銀河聯邦成立近兩千年來的一幕大慘劇。
相對此時人口總數達到近千億之眾的銀河聯邦而言,這樣的損失雖然並不算太大,但產生的影響卻是極其廣大深遠。聯邦政府的形像由此一落千丈,公眾信任率在短時間裡下降到聯邦有史以來的最低點,銀河聯邦政府這一屆最高評議會的九位評議委員大部分被迫引疚辭職,其中也包括了聯邦元首在內,其餘被波及的聯邦大小官員更是數不勝數,引發了聯邦政權格局的一次大地震。
這次悲慘且荒唐的流血事件儘管很快在表面上平息下來,不過其帶來的後果顯而易見,不再被公民信任的聯邦政府雖未因此解體,卻也是名存實亡,從內部分裂成了幾大派系。龐大的聯邦疆域亦隱隱被劃分為幾塊各行其是,聯邦政令難以管轄的子行政區域,只是沒有公開決裂而已,但相信這一天的到來已經不遠了。
至此銀河聯邦成立時的民主政治的初衷基本喪失,淪落為爭權奪利的愚民政治,自由、平等、公正的獨立宣言成了政客們嘴裡一句冠冕堂皇的口號幌子。人類社會熱切進取積極向前的腳步開始停滯,陷入發展低潮,頹廢的享樂主義大行其道,犯罪率普遍上升,各種犯罪活動層出不窮愈演愈烈,連曾經銷聲匿跡的宇宙海盜也開始再度橫行於聯邦境內,導致原本在萬星共和體中佔據強國地位的銀河聯邦政府聲望與影響力直線下跌,國力亦再不復往昔強盛。
暗中分裂成幾大派系的聯邦政府官員們為保全爭奪更多的利益,後來只是象徵性地對羅馬城移民作出了一些補償措施,遭受暴力鎮壓的移民們心灰意冷且無力再去抗爭,只能默默承受,有能力的人紛紛舉家遷出羅馬星系,一度異常繁榮昌盛的羅馬城最後只留下約三四千萬無路可走的貧困平民居住,幾座小型的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