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部分,將盜墓進行到底,連過十一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裡肯定有人來過。”張猴子頭也不回的對後面的夥計說:“用照明彈看看。”
夥計拿出照明彈,調整好發射刻度,耀眼的白色光團急速飛行,在空間的正中位置達到最亮點。就在明亮的光線充斥著空間的時候,我們發現,空間底部的地下湖中,靜靜停泊著一艘船。
在地下若干米的地洞中,猛然看到一艘船,那種感覺不啻於在剛剛挖掘出的礦井中看到肯德基的包裝袋,讓人無比驚訝。我生怕是自己在黑暗中呆的時間過長,導致雙眼產生幻覺,連忙揉揉眼睛。
這一次我看的很清楚,一艘船,就漂浮在地下湖的中心。
照明彈的白光漸漸黯淡下來,幾個人從驚愕中清醒過來,氣氛變的異常熱烈,都在議論這艘船。根據我的經驗,一件反常的事情背後,往往都會隱藏一些秘密,地洞中有一艘船,無疑是很反常的。
空間邊緣的兩根並排而下的鐵索已經鏽跡斑斑,不過抹掉上面的鏽渣,依然非常結實,張猴子有點迫不及待,忙不迭的讓人下去。兩個夥計順著鐵索滑落到空間的底部,繞著地下湖整整走了一圈,然後告訴我們,下面很安全。
張猴子等的就是這句話,只在上面留了兩個人,然後招呼剩下的人順鐵索下去。抱著鐵索,幾乎不用費什麼力氣,人就滑到空間的底部。等我們站穩了腳,先下來的兩個夥計就帶著大家在地下湖繞了一圈。
從理論上講,這裡應該是整個地下洞的盡頭了,上面的地下河河水落入空間,然後流進地下湖,地下湖的水則順著空間邊緣一道只有三四十厘米的縫隙流出去。除了這三四十厘米高的縫隙,整個空間內再沒有其它任何出口。
地下湖的左岸邊,凌亂的堆著幾個生鏽的鐵籠子,和我們在小水潭看到的籠子應該一樣,不過裡面是空的,籠子旁邊是幾根粗大的原木,糟的象泡沫塑膠,一捅一個窟窿。
這裡留下了一些痕跡,儘管時間已經很長了,但是並沒有被完全磨滅。這一點一點的痕跡清晰的展示出,所有造船的原料都是直接從外面運進來的,然後就在這裡造出了船。
地下湖的水流很緩,這艘船漂浮在水面上已經若干年,紋絲不動,應該有船錨沉在水底,整艘船最多隻有十米。我生長在北方,對船舶不熟悉,倒是張猴子看了半天后,說這艘船好象是大灘船。
“什麼是大灘船?”
“大灘船是個俗稱,是宋朝的一種內河船,古籍和史料中幾乎沒有什麼關於它的記載,還是前兩年,杭州那邊發掘出了一些資料,然後仿造了兩艘。當時雷爺正帶著我在杭州,所以順便看了一下。不過真正的大灘船要比咱們眼前這艘大的多。”
“這麼說,這艘船是宋朝的東西?”
“也不一定,船舶製造不是說三兩年就變樣了,一種船一旦定型,就會沿用很多年,中間最多改進其中的某個部件,南宋的船,可能到了元朝還在用,元朝的船,可能到了明朝也在用,單從一艘船上,看不出太多情況。”
“老子想上去看看。”麻爹一路上一直抱怨連連,但看到水裡的船就開始兩眼放光。
“麻哥,不要心急,上是肯定要上的,但關鍵是怎麼上。”張猴子指指我們面前的地下湖:“地下湖的水是上面的地下河流下來的,裡面有沒有東西,說不準啊。”
地下湖雖然不算太大,對我們這些連個游泳圈都沒有的人來說,卻無疑是個巨大挑戰,張猴子手下或許不乏水性很好的夥計,但地下河和地下湖是相連的,我們前後幾次所遭遇的“一隻手”難保不會出現在地下湖中。一旦下水,那東西不是三兩個人可以搞定的。
“想個辦法把船拖過來。”麻爹估計覺得這船上有油水可撈,立即就開始開動腦筋,張猴子苦笑著搖搖頭,說:“麻哥,我比你還急,但是隔著這麼遠,靠我們幾個人把船拖到岸邊,恐怕不現實。”
“老張,我就說你沒經驗吧,老子雖然是北方人,但這裡面的道理也懂得不少。水的浮力很大,別看這麼大一艘船,只要有個用力的地方,咱們幾個人一使勁就把它拽過來了。你沒看過那個老毛子畫家畫的什麼,伏什麼河上拉縴的?就那麼幾個拉縴的,拖著一艘大船在河裡走。”
“麻哥,說的輕鬆,岸邊離湖中心最少幾十米,怎麼過去?”
“老張啊。”麻爹好象忘記了跟張猴子的恩恩怨怨,語重心長道:“捨不得媳婦套不到流氓,幹事業,付出和犧牲總是要有的,老子替你計劃好了,你派個人下水,腰裡綁好繩子,一路游過去,萬一中間出了什麼差錯,咱們站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