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部分,戰場上的蒲公英,公主站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蔡智誠他們當面的是18師的53團,也就是後來的解放軍24軍72師215團。
這53團其實是很能打的,當初曾經搶佔垛莊,立下了“孟良崮戰役第一功”。但這個團也有個“發揮不穩定”的毛病,狀態好的時候神仙妖怪都擋不住,狀態差的時候遇到小鬼也沒輒,有點象是籃球場上的“神經刀”,所以上級總是讓52團在邊上陪著他們,因為52團有個特別能幹的彭衝政委,十分善於總結經驗。比如抗美援朝期間守上甘嶺,“冷槍運動”就是由215團最先發明的,剛開始的時候,這幫“神經刀”指哪打哪、戰果顯赫,可打著打著就突然沒狀態了,從此再也不開胡,旁邊的214團(52團)照著學,邊學邊琢磨,結果學出了一個“狙擊大王”張桃芳,天下聞名,反而是先開張的215團什麼好處也沒撈著。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人家53團的狀態再沒譜也是華野的“大功團”,傘兵的腦袋再硬,讓這把“神經刀”砍兩下也要喊吃不消。
7月3日的晚上,53團剛開始進行接敵運動就被傘兵發現了,觀察哨藉著照明彈的光亮發現了遠處晃動的人影,立刻就判斷出攻擊方的人數和移動目標,隨即,快速縱隊的迫擊炮就實施了密集射擊。
早在下午的時候,傘兵司令部就對楊橋村周圍的地形環境做了現場勘察,預判出各個方向的進攻部隊在攻擊發起之前可能集結兵力的地點,並測出了相應地點的射擊諸元。因此在實戰之前,炮兵根本就不需要進行試射,直接就用密集的炮火覆蓋了對方的集結點。
這一招果然奏效。從望遠鏡裡,蔡智誠看見共軍的身影暴露在一片火光之中,他們的傷亡慘重,他們在爆炸的氣浪下奔跑……但是,這些解放軍戰士並沒有因為炮擊而潰散,他們衝出了炮火,雖然隊形混亂,卻目標一致、不顧一切地向著國民黨軍的陣地衝了過來。
訊號槍響了,淒厲的尖嘯令人膽寒——那是蔡智誠所說的“尖刀刮骨”一樣的聲音。
照明彈升上夜空,傘兵們開火了。機槍、卡賓槍急促地射擊,密集的火網把進攻的人群阻擋在百米開外。53團的衝鋒停頓了,但他們並沒有就此撤退下去,而是趴在地上開始挖坑。
不一會,一個散兵坑挖成了,再過一會,一個個散兵坑連在一起變成了坑道。剛開始,坑道是雜亂無章的,可不久以後,這些坑道就逐漸靠攏、逐漸向前延伸,一步步接近了傘兵的陣地。
豫東這一帶是早先的黃泛區,地面一兩米的地方都是浮土,很容易挖掘。解放軍戰士躲在那坑道里面,國軍的子彈打不到、手榴彈又夠不著,乾著急沒有辦法,只能眼看著進攻的隊伍一點點的向自己靠近。一百米、九十米、八十米,夜幕下的坑道就象幾個恐怖的黑色的箭頭,清晰地指向了防守方的命門要害,傘兵們慌了,他們明白,只要這坑道再前進幾十米,解放軍就會蜂擁而出,在這麼短的距離上,根本就沒有實施火力攔截的時間和空間。
就在這時候,那位姓王的上校督察官又跑來了,他依然拎著根木棒子,聲嘶力竭地吼叫著:“後退二十米!快挖攔阻坑!”
事情到了這份上,原本最討厭乾土工活的傘兵們也不敢再偷懶了,無論當官的當兵的,大家全都七手八腳的忙碌起來。沒有鋤頭沒關係、用刀子戳,沒有鐵鍬沒關係、用鋼盔刨,國軍官兵拼盡全力地和解放軍比賽施工進度,終於在那幾個“黑色箭頭”的前方挖出了一道四五米寬、兩米來深的塹壕。
解放軍顯然也沒有想到陣地前沿會突然出現這麼一道臨時性的障礙,當他們衝出坑道之後,猛地發現面前的敵人不見了,橫亙在腳下的是一條無法一躍而過的壕溝,正準備繞道過去(那壕溝只有三十多米長)就遭到了兩側火力的猛烈夾擊。剎那間,機槍、衝鋒槍、火焰噴射器甚至火箭筒都集中傾瀉過去,頓時,從坑道出口到塹壕之間的空地上屍體成堆、血流成河,有的解放軍士兵跳進了塹壕,四面八方立刻飛來一大堆手雷,炸得壕溝裡面血肉橫飛。
但53團真不愧是王老虎的隊伍,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依然死戰不退,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接著上,一波又一撥的人馬踏著血泊愣往前衝,蔡智誠親眼看見有個戰士的雙腿都被打沒了,只剩半截身子戳在地上,可他卻仍然堅持著舉槍射擊!
就在這個時候,傘兵的機槍突然沉寂了,陣地上一片驚呼:“糟了糟了!沒子彈了!”
上午出發的時候,重機槍只帶了一條彈鏈(250發),輕機槍只帶了四個彈匣,打了這麼一陣,參謀長還沒有回來,彈藥就已經用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